[1] |
戴海亮, 孙付平, 姜卫平, 肖凯, 朱新慧, 刘婧.
小波多尺度分解和奇异谱分析在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3): 371-38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107
|
[2] |
吴浩, 卢楠, 邹进贵, 郭世泰.
GNSS变形监测时间序列的改进型3σ粗差探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9): 1282-128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38
|
[3] |
刘立龙, 陈军, 黄良珂, 吴丕团, 秦旭元, 蔡成辉.
基于Holt指数平滑模型的Klobuchar模型精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4): 599-6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51
|
[4] |
马俊, 姜卫平, 邓连生, 周伯烨.
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估计及相关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0): 1451-145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43
|
[5] |
王建民, 张锦.
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变形智能预测模型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2): 248-25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075
|
[6] |
卢骏, 戴吾蛟, 章浙涛.
大坝变形变系数回归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1): 139-142.
|
[7] |
裴媛媛, 廖明生, 王寒梅.
时间序列SAR影像监测堤坝形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3): 266-269.
|
[8] |
魏二虎, 李智强, 龚光裕, 张帅.
极移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与预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2): 1420-1424.
|
[9] |
齐晓飞, 王光霞, 马俊, 王富强.
利用散点图矩阵与回归分析建立地形描述精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1): 1344-1348.
|
[10] |
岳利群, 夏青, 柳佳佳, 陈轲.
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三维可视化系统的硬件影响因素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6): 746-749.
|
[11] |
刘良明, 徐琪, 胡玥, 黄蕾.
利用非线性NDSI模型进行积雪覆盖率反演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5): 534-536.
|
[12] |
邓兴升, 王新洲.
动态神经网络在变形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1): 93-96.
|
[13] |
张鹏, 蒋志浩, 秘金钟, 党亚民.
我国GPS跟踪站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特征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3): 251-254.
|
[14] |
王新洲, 邓兴升.
大坝变形预报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588-591.
|
[15] |
邓跃进, 董兆伟, 张正禄.
大坝变形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2): 170-173.
|
[16] |
程建权, 黄经南.
一种基于时序数据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3): 194-198.
|
[17] |
蓝悦明, 王新洲.
灰色预测用于大坝水平变形预测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4): 350-354.
|
[18] |
黄幼才, 刘友光, 徐亚明, 郭祥瑞.
骨龄评定统计模型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3): 246-250.
|
[19] |
张兴飞.
跨断层形变测量动态数据模型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2): 79-85.
|
[20] |
杨仁, 王冬根.
近代回归分析在交通调查分析建模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0, 15(3): 77-8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