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嘉琛, 刘根友, 郭爱智, 陈润静.
相对定位双差模型中的天线相位缠绕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): 38-45, 1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112
|
[2] |
李佳田, 李键, 阿晓荟, 贺日兴, 牛一如, 王聪聪, 吴华静.
一种利用同名像点位姿变化建立某型器物量测系统误差补偿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4): 517-52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07
|
[3] |
陈传法, 闫长青, 刘凤英, 赵娜, 刘国林.
一种综合考虑采样点水平和高程误差的DEM建模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5): 739-74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95
|
[4] |
陈西江, 张小平, 章涛, 吴浩, 安庆.
利用误差熵确定激光点云变形可监测指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1): 1681-168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045
|
[5] |
邓彩群, 刘兆礼.
GPS RTK点位测量随机误差二维空间分布模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7): 1056-106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54
|
[6] |
李小路, 徐立军, 田祥瑞, 王建军.
平台运动误差对机载LiDAR激光脚点分布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1): 1270-1274.
|
[7] |
蒋涛, 王正涛, 金涛勇, 陈明.
GRACE时变重力场位系数相关误差的滤波消除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407-1409.
|
[8] |
童小华, 杜道生.
地图数字化中基于点位坐标的统一平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194-198.
|
[9] |
黄先锋, 陶闯, 江万寿, 龚健雅.
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实时渲染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975-978.
|
[10] |
申文斌, 宁津生, 李建成, 晁定波.
论相对论重力位及相对论大地水准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0): 897-900.
|
[11] |
冯文灏.
一种大型工业部件批量检测与放样的原理与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336-339.
|
[12] |
童小华, 史文中, 刘大杰.
GIS中数字化数据误差的分布检验与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1): 79-84.
|
[13] |
黄加纳.
起算数据误差影响下的方差分量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3): 251-254.
|
[14] |
史文中, 刘文宝.
地图手工数字化对点误差的统计分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1): 55-58.
|
[15] |
李松, 翁兴涛.
用激光点光源干涉法检测棱镜的角度误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1): 76-79.
|
[16] |
李德仁, 袁修孝.
航测在高精度地籍加密点位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3): 44-51.
|
[17] |
陈永奇.
GPS相对定位中系统误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-9.
|
[18] |
许才军, 刘大杰.
广义相对误差椭球(圆)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9-27.
|
[19] |
黄加纳.
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时单位权中误差的估值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4): 64-74.
|
[20] |
吴俊昶.
起始数据误差对三角锁元素精度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59, 3(3): 25-3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