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魏海涛, 李柯, 赫晓慧, 田智慧.
融入空间关系的矩阵分解POI推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5): 681-69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355
|
[2] |
杨军, 闫寒.
校准三维模型基矩阵的函数映射的对应关系计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0): 1518-152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493
|
[3] |
郭继发, 刘玉洁, 毛健, 崔铁军.
高阶模糊区域的交叉拓扑关系形式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2): 196-20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691
|
[4] |
冯威, 黄丁发, 严丽, 李萌.
GNSS双频整周关系约束模糊度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8): 945-948.
|
[5] |
郭继发.
高阶模糊地理对象的方向关系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14-1417.
|
[6] |
杜世宏, 郭泺.
基于拓扑关系的不确定区域方向关系推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4): 388-393.
|
[7] |
孙建国, 艾廷华, 帅赟, 郭峰林.
类型地图的空间相关关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101-104.
|
[8] |
何建华, 刘耀林, 俞艳.
不确定方向关系的模糊描述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57-260.
|
[9] |
郭庆胜, 郑春燕.
锥形空间方向关系模型的改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81-84.
|
[10] |
顾利亚, 岑敏仪, 李志林.
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与相关系数的关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621-624.
|
[11] |
毛建华, 郭庆胜.
地图目标移位的空间关系维护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92-495.
|
[12] |
张惠民, 韩力群, 段正刚.
基于图像特征的烟叶分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359-362.
|
[13] |
贺华中, 樊红, 吴凡.
模糊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特点和完整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74-176,187.
|
[14] |
陈军, 郭薇.
三维空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矩阵描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359-363.
|
[15] |
王新洲.
顾及模糊逻辑关系的稳健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338-343.
|
[16] |
徐肇忠.
多层次模糊模型综合评判城市环境质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4): 35-44.
|
[17] |
沈邦兴.
多指标实验设计FUZZY综合评判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1): 57-65.
|
[18] |
彭美云.
多级测评工程及其数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8, 13(1): 82-90.
|
[19] |
陈晓勇.
微机汉字大地测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7, 12(3): 52-63.
|
[20] |
徐庆荣, 郑兆进.
地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及其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3): 8-1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