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乐洋, 邹传义.
PEIV模型参数估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9): 1273-1283, 12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312
|
[2] |
王乐洋, 孙坚强.
总体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的方差分量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2): 280-28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50
|
[3] |
吕志鹏, 隋立芬.
基于变量投影法的自回归模型方差分量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2): 205-21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52
|
[4] |
苏勇, 范东明, 蒲星钢, 游为, 肖东升, 于冰.
联合GOCE卫星数据和GRACE法方程确定SWJTU-GOGR01S全球重力场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3): 457-46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100
|
[5] |
温扬茂, 冯怡婷.
地震破裂模型约束的中国阿里地震三维形变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9): 1369-137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450
|
[6] |
周阳林, 李广云, 王力, 周帅峰, 符京杨, 董明.
车载POS系统测量合作目标安置参数解算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0): 1446-145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41
|
[7] |
许才军, 周力璇, 尹智.
2013年Ms 7.0级中国芦山地震断层曲面模型的构建及其滑动分布的大地测量反演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1): 1665-167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040
|
[8] |
岳昔娟, 韩春明, 窦长勇, 赵迎辉.
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数学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1): 59-63.
|
[9] |
黄声享, 叶晓明, 沈凤娇.
视距非对称式水准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7): 798-800.
|
[10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8): 736-739.
|
[11] |
王新洲, 游扬声, 刘星, 史文中.
GIS叠置图层方差分量的极大似然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0): 892-896.
|
[12] |
杨元喜, 徐天河.
基于移动开窗法协方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的自适应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6): 714-718.
|
[13] |
童小华, 刘大杰, 龚健雅.
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2): 182-187.
|
[14] |
王仲锋.
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的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2): 112-117.
|
[15] |
张景雄, 杜道生, 孙家抦.
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矢量数据的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49-54.
|
[16] |
史文中.
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几何特征的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1): 18-20,25.
|
[17] |
许才军.
随机模型误差对函数模型选择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3): 36-42.
|
[18] |
吴晓清.
权因子法方差分量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4): 8-15.
|
[19] |
许才军.
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中随机模型的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3): 35-45.
|
[20] |
易法楷.
限差内水准测量成果异常的判别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6, 11(4): 57-6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