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春阳, 王坚, 王彬, 刘超, 刘纪平.
基于中位参数法相关观测的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3): 378-38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16
|
[2] |
王乐洋, 余航.
附有相对权比的加权总体最小二乘联合平差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8): 1233-124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65
|
[3] |
王乐洋, 许光煜, 陈晓勇.
附有相对权比的PEIV模型总体最小二乘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6): 857-86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01
|
[4] |
马下平, 游为.
附加垂线偏差参数的地面常规网与GNSS基线网联合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4): 550-55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40
|
[5] |
彭小婷, 高文秀, 王俊杰.
基于包络线去除和偏最小二乘的土壤参数光谱反演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7): 862-866.
|
[6] |
王乐洋, 许才军.
附有相对权比的总体最小二乘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8): 887-890.
|
[7] |
袁修孝, 季顺平, 谢酬.
基于已知定向参数影像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1): 955-959.
|
[8] |
宁伟, 陶华学, 卿熙宏.
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测量参数平差的快速差分迭代解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17-620.
|
[9] |
盛乐山.
附加垂线偏差和大气折光参数的三维网平差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4): 56-64.
|
[10] |
张方仁, 汪晓庆.
平差参数的岭估计和压缩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3): 46-58.
|
[11] |
金新祥.
观测值残差和未知参数一次范数最小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3): 59-67.
|
[12] |
许才军.
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中随机模型的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3): 35-45.
|
[13] |
佘彬彬.
VLBI、卫星网和地面网联合平差的数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9, 14(1): 27-37.
|
[14] |
余井泉.
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中动态参数的筛选及其形变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1): 71-81.
|
[15] |
桑吉章.
联合平差中大地网定向和尺度系统误差的影响和分离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3): 91-101.
|
[16] |
周忠谟, 时京, 刘乃苓.
大地高程误差对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5, 10(1): 1-10.
|
[17] |
周忠谟, 晁定波.
地面网和卫星网联合平差的数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5, 10(4): 1-7.
|
[18] |
刘大杰, 刘经南.
卫星多普勒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试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4, 9(2): 1-19.
|
[19] |
刘经南.
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坐标转换模型的等价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3, 8(1): 37-50.
|
[20] |
李德仁.
自检校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相关分析和附加参数显著性检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1, 6(2): 46-6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