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陈源军, 易重海.
基于站际历元二次差模型探测与修复周跳的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6): 845-8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48
|
[2] |
黄谟涛, 欧阳永忠, 翟国君, 刘传勇.
海域多源重力数据融合处理的解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261-1265.
|
[3] |
肖国锐, 隋立芬, 宋倩, 段宇.
流动站与参考站不同采样率GPS数据处理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0): 1212-1215.
|
[4] |
王成, 王解先, 何丽娜.
利用码相二次差分与Jarque-Bera检验进行实时周跳探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6): 693-696.
|
[5] |
钟良, 马洪超, 管海燕, 刘鹏飞.
利用安置角检校进行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与同步影像快速配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035-1038.
|
[6] |
唐远彬, 张丰, 刘仁义, 刘南.
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7): 853-856.
|
[7] |
廖海斌, 陈庆虎, 王宏勇.
融合局部形变模型的鲁棒性人脸识别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7): 877-881.
|
[8] |
廖海斌, 陈庆虎, 鄢煜尘.
面向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建模研究及其改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176-180.
|
[9] |
王乐洋, 许才军.
附有相对权比的总体最小二乘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887-890.
|
[10] |
姚宜斌, 易文婷, 宋伟伟.
深海拖缆导航勘探数据处理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6): 698-701.
|
[11] |
邹进贵, 李琴, 王铜, 罗刊.
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理论的优化及其在形变监测网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9): 1076-1079.
|
[12] |
刘大杰, 冯延明.
动态大地测量的平差基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69-72,109.
|
[13] |
余晓红, 刘大杰.
地图数字化数据坐标变换的相关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56-461.
|
[14] |
王新洲.
广义平差的概括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3): 257-260.
|
[15] |
王新洲, 刘经南, 陶本藻.
稳健最优不变二次无偏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3): 240-245.
|
[16] |
吴子安.
鲜水河断裂带垂直形变资料初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2): 1-7.
|
[17] |
徐晖.
平面监测网的动态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1): 1-11.
|
[18] |
陈晓勇.
微机汉字大地测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7, 12(3): 52-63.
|
[19] |
崔希璋, 刘大杰.
从平差问题的基准看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2): 1-7.
|
[20] |
孔祥元.
用力学原理进行工测三维测边网平差和精度评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3): 126-13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