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邹璇, 冯彦同, 唐卫明, 刘经南.
非差HiRIM方法与现有双差网络RTK方法的等价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276-1280.
|
[2] |
车森, 孙群, 刘海砚.
参数控制的地图符号编辑器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326-1329.
|
[3] |
郑文武, 曾永年.
利用多分类器集成进行遥感影像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1): 1290-1293.
|
[4] |
吴明光, 闾国年, 陈泰生.
点状地图符号数据结构同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239-243.
|
[5] |
谭琨, 杜培军, 王小美.
利用分离性测度多类支持向量机进行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171-175.
|
[6] |
薄树奎, 韩新超, 丁琳.
面向对象影像分类中分割参数的选择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14-517.
|
[7] |
钟燕飞, 张良培, 李平湘.
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模糊聚类有效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4): 391-394.
|
[8] |
焱雄, 彭琳, 周兴华, 吴永亭.
网解和PPP解的等价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8): 736-738.
|
[9] |
张赤军.
论(N-ζ)公式的内涵及推求N的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6): 471-473.
|
[10] |
曾旭平, 阳凡林, 李陶, 赵建虎.
基于SOFM网络的声图非监督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977-980.
|
[11] |
钟业勋.
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及定位型地图符号的制约因素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29-33.
|
[12] |
尹章才, 李霖, 朱海红, 童雪娟.
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544-547.
|
[13] |
尹章才, 李霖, 龙毅, 张园玉.
基于分层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2): 1111-1114.
|
[14] |
王伟, 张波, 殷赣华, 范业稳.
基于COM技术的地图符号库结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3): 296-300.
|
[15] |
魏文展, 钟业勋, 黄仁涛, 彭月英.
地图符号视觉变量数学定义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511-515.
|
[16] |
贾永红, 李德仁.
多源遥感影像像素级融合分类与决策级分类融合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5): 430-434.
|
[17] |
黄文骞.
地图模式识别的原理、方法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93-93.
|
[18] |
闫浩文.
运用OO方法设计统计符号库的理论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1): 69-71.
|
[19] |
钟业勋, 李占元.
地图数学定义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2): 132-135.
|
[20] |
韩绍伟.
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处理方法的等价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1, 16(1): 68-7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