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一, 谷守周, 边少锋, 秘金钟, 崔聪聪.
一种基于观测数据集密度中心的新型RAIM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12): 1900-190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234
|
[2] |
张思麒, 王韬, 何秀凤, 万其昌.
一种微型地基干涉变形监测雷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1): 1801-180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474
|
[3] |
田晶, 邵世维, 黄怡敏, 余梦婷.
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核心指数提取:以中国广州市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3): 443-4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81
|
[4] |
郑南山, 丰秋林, 刘晨, 周晓敏.
GPS反射信号信噪比与NDVI相关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0): 1423-142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046
|
[5] |
龚学文, 王甫红.
星载GPS伪距多路径误差与观测噪声对自主定轨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7): 1048-105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23
|
[6] |
马俊, 姜卫平, 邓连生, 周伯烨.
GP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估计及相关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0): 1451-145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43
|
[7] |
李永生, 张景发, 李振洪, 罗毅.
利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时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374-1377.
|
[8] |
欧阳永忠, 陆秀平, 黄谟涛, 翟国君.
L&R海空重力仪测量误差综合补偿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625-629.
|
[9] |
张诗玉, 钟敏.
地表流体变化对我国地壳垂直形变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5): 458-461.
|
[10] |
张宏伟, 张祖勋, 张剑清.
直线摄影测量观测值的冗余度和相关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9): 775-777.
|
[11] |
李德仁, 廖明生, 王艳.
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8): 664-668.
|
[12] |
张祖勋, 苏国中, 郑顺义, 张剑清.
OpenGL成像机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方位元素的相关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7): 570-574.
|
[13] |
任坤, Veronique Prinet, 是湘全.
基于地理定位的星载InSAR去平地效应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326-329.
|
[14] |
詹总谦, 钱俊, 舒宁.
基于区域分割和编码的相位解缠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3): 316-320.
|
[15] |
杜辉强, 舒宁.
光谱影像的灰度矢量相关特征与边缘特征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572-577.
|
[16] |
舒宁.
关于雷达影像干涉测量的若干理论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55-159.
|
[17] |
黄声享, 刘经南.
GPS监测系统基准形变分析与动态随机模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485-490.
|
[18] |
施闯, 刘经南.
国家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中的粗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07-111.
|
[19] |
施闯, 刘经南.
基于相关分析的粗差理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5-9.
|
[20] |
仲思东.
非定值角光学倍增干涉测角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3): 60-6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