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冯进凯, 王庆宾, 黄炎, 范雕.
一种基于自适应点质量的区域(似)大地水准面拟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6): 837-84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89
|
[2] |
张胜军, 金涛勇, 褚永海, 孔祥雪.
Cryosat-2数据的大地水准面分辨能力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6): 759-76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29
|
[3] |
肖国锐, 隋立芬, 宋倩, 段宇.
流动站与参考站不同采样率GPS数据处理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0): 1212-1215.
|
[4] |
束蝉方, 李斐, 郝卫峰.
利用等效点质量进行(似)大地水准面拟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2): 231-234.
|
[5] |
高乐, 成英燕, 郑作亚, 赵春梅.
局部区域数据纳入ITRF的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7): 839-842.
|
[6] |
郭东美, 许厚泽.
应用GPS水准与重力数据联合解算大地水准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5): 621-624.
|
[7] |
王建强, 李建成, 赵国强, 朱广彬.
利用Clenshaw求和计算大地水准面差距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3): 286-289.
|
[8] |
申文斌, 晁定波.
实现1°×1°全球cm级大地水准面的一种理论方案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6): 612-615.
|
[9] |
赵建虎, 王真祥, 王胜平, 董江.
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1): 68-71.
|
[10] |
程芦颖, 许厚泽.
顾及测站点上重力场信息的大地水准面高的拟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7): 701-705.
|
[11] |
王新洲, 花向红, 邱蕾.
GPS变形监测中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): 24-26.
|
[12] |
王磊, 翟国君, 赵俊生, 暴景阳.
一种利用GPS进行船只姿态测量的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2): 1071-1074.
|
[13] |
王正涛, 李建成, 晁定波.
海洋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区域测高似大地水准面的拟合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3): 234-237.
|
[14] |
楼立志, 许厚泽.
模拟大地水准面应用于GPS水准内插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): 47-50.
|
[15] |
李建成, 宁津生, 陈俊勇, 罗志才.
我国海域大地水准面与大陆大地水准面的拼接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5): 542-546.
|
[16] |
申文斌, 宁津生, 李建成, 晁定波.
论大地水准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6): 683-687.
|
[17] |
张小红, 李征航, 徐绍铨.
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的新方法及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5): 451-454.
|
[18] |
杨沾吉, 於宗俦, 于正林, 陈永奇.
GPS水准、天文重力水准与重力大地水准面多种数据联合处理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4): 330-337.
|
[19] |
邱卫根.
大地水准面差距计算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3): 8-16.
|
[20] |
宁津生, 管泽霖, 李堃, 鄂栋臣, 管铮.
利用大地水准面差距确定地心坐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1, 6(2): 10-1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