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晓刚, 徐婧林, 张素琴, 管斌.
地磁日变数据确定中顾及纬度和经度方向影响的双因子定权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0): 1547-155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54
|
[2] |
王谦, 赵学胜, 王政, 刘青平.
一种改进的QTM地址码与经纬度坐标转换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2): 303-308, 3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90
|
[3] |
朱永兴, 谭述森, 明锋, 崔先强.
顾及经纬度方向异性的电离层TEC IDW插值及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11): 1605-161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33
|
[4] |
许少峰, 何晓业, 陈晓东.
固体潮对泾县地震台洞体内静力水准系统的影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7): 826-830.
|
[5] |
王陆潇, 黄智刚, 赵昀.
多类型历书对首次定位性能的影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2): 140-143.
|
[6] |
陈楠.
DEM分辨率变化对坡度误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5): 594-598.
|
[7] |
张杰, 李斐, 楼益栋, 郝卫峰.
海潮负荷对GPS精密定位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2): 1400-1404.
|
[8] |
许闯, 罗志才, 林旭, 周波阳.
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的自动化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2): 157-161.
|
[9] |
陈俊平, 王解先, 曹月玲.
IAU2000决议对卫星轨道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): 81-84.
|
[10] |
付建红, 袁修孝.
基准站设置对POS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5): 398-401.
|
[11] |
童晓冲, 张永生, 贲进.
经纬度坐标与QTM编码的三向互化算法及其精度评价标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): 27-30.
|
[12] |
马桃林.
彩色图像的输入指标对层次再现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9): 829-832.
|
[13] |
肖峻, 莫易敏, 胡国庆.
基于固体潮观测的高精度垂直摆倾斜仪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1): 973-976,989.
|
[14] |
徐建桥, 孙和平, 吕纯操, 周江存.
南极地区的重力固体潮观测与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129-132.
|
[15] |
赵建虎, 刘经南, 张红梅.
船姿分析及其对多波束测量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2): 144-149.
|
[16] |
许才军.
随机模型误差对函数模型选择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3): 36-42.
|
[17] |
管泽霖, 李叶才.
海潮负荷潮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1): 10-20.
|
[18] |
李金文.
不同固体潮改正公式及国家重力网的统一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2, 17(1): 51-56.
|
[19] |
李文兰, James C. M. Li.
晶粒大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2): 79-91.
|
[20] |
刘彩璋, 黄杰安, 戴四军.
新天文常数、系统对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3): 47-5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