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魏二虎, 殷志祥, 李广文, 李智强.
虚拟观测值法在三维坐标转换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2): 152-15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648
|
[2] |
蒋秉川, 游雄, 夏青, 田江鹏.
体素在虚拟地理环境构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875-878.
|
[3] |
张朝玉, 许才军.
具有自适应权比的大地测量联合反演序贯算法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0): 1140-1144.
|
[4] |
吴富梅, 聂建亮, 何正斌.
利用预测残差和选权滤波构造的分类因子在GPS/IN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261-264.
|
[5] |
王爱生, 欧吉坤, 阳仁贵.
选权拟合法解的特性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7): 835-838.
|
[6] |
何云峰, 于俊清.
面向可变权值的多特征索引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920-924.
|
[7] |
申文斌, 宁津生.
虚拟压缩恢复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解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6): 474-477.
|
[8] |
钟业勋.
模拟与虚拟地图符号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6): 557-559.
|
[9] |
舒娱琴, 祝国瑞, 陈崇成.
虚拟森林场景的构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540-543.
|
[10] |
罗亚波, 陈定方, 肖田元.
虚拟加工环境中的工件动态建模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238-241.
|
[11] |
赵晓光, 徐德, 谭民.
基于虚拟监控技术的机器人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233-237.
|
[12] |
邱卫宁.
具有稳健初值的选权迭代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52-454.
|
[13] |
沈云中, 刘大杰.
正则化解的单位权方差无偏估计公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604-606,610.
|
[14] |
伍吉仓, 许才军.
利用GPS资料反演华北块体运动的负位错模型参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4): 352-357.
|
[15] |
翟国君, 欧阳永忠, 黄谟涛, 王瑞.
测高数据在计算海平面时的取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03-106.
|
[16] |
王文祥.
方差分量非负二次估计可容许性的一个必要条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2): 184-186.
|
[17] |
晁定波, 宁津生, 邱卫根.
整体大地测量的虚拟点质量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2): 1-7.
|
[18] |
杨重谊.
精密重力网的定权及系统效应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4): 26-34.
|
[19] |
李德仁.
地面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的空间后方交会与验后权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1, 6(1): 52-62.
|
[20] |
陈健.
水准网平差中权的设定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0, 5(2): 12-2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