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谢政宇, 刘学广, 张巩, 吴牧云, 闫明, 张二宝, 谭鉴.
利用小波去噪进行步态加速度信号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1): 1956-196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65
|
[2] |
王德军, 熊永良, 徐韶光.
利用窗口小波去噪的高精度动态单历元定位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6): 779-78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36
|
[3] |
岳林蔚, 沈焕锋, 袁强强, 张良培, 兰霞.
基于双边结构张量的局部自适应图像超分辨率重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4): 493-4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324
|
[4] |
夏桂松, 薛楠, 王子锋, 张良培.
复张量场扩散方程及其在PolSAR图像去噪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1): 1533-1538,155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30
|
[5] |
高国荣, 许录平, 冯冬竹.
利用非抽样Shearlet域GSM模型进行图像去噪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778-782.
|
[6] |
高建, 张飞艳, 谢伟, 秦前清.
利用能量变分方法进行高光谱数据去噪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322-325.
|
[7] |
唐永鹤, 卢焕章.
基于多结构元素复合滤波的形态学边缘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50-53.
|
[8] |
高建, 张斌, 张飞艳, 秦前清.
一种遥感影像Min/max流去噪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31-34.
|
[9] |
李辉, 代侦勇, 张利华, 蒋志勇.
利用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水系提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956-959.
|
[10] |
杨学峰, 李金宗, 李冬冬, 朱兵.
一种基于前后向扩散的图像去噪与增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8): 975-978.
|
[11] |
王文波, 张晓东, 羿旭明, 费浦生.
利用曲波域BivaShrink模型进行SAR图像去噪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814-817.
|
[12] |
贾永红, 邹勤, 付修军.
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扫描地图点状符号识别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673-675.
|
[13] |
王文波, 费浦生, 羿旭明, 张建国.
基于提升格式小波包变换的SAR图像去噪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7): 585-588.
|
[14] |
王文, 芮国胜, 邢福成.
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尺度图像去噪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4): 329-331.
|
[15] |
刘慧敏, 舒宁, 林卉.
图像边缘信息分析中数学形态学的应用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4): 325-330.
|
[16] |
马飞.
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87-187.
|
[17] |
马飞.
用数学形态学自动快速寻找地图注记位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50-153.
|
[18] |
马飞, 李德仁.
数学形态学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1): 41-45,49.
|
[19] |
马飞.
灰度级形态学及在扫描影像处理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4): 310-316.
|
[20] |
李德仁, 陈晓勇.
数学形态学及其在二值影象分析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9, 14(3): 18-3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