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迪, 袁林果, 黄良珂, 李秦政.
澳大利亚区域大气加权平均温度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7): 1146-115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02
|
[2] |
杨元维, 王明威, 高贤君, 李熙, 张佳华.
改进Wallis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阴影自动补偿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3): 318-32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32
|
[3] |
李梅, 杨冬偶, 何望君.
大气扩散模型AERMOD与CALPUFF对比研究及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8): 1245-125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10
|
[4] |
袁志辉, 谷翼策, 邢学敏, 陈立福, 俞晓莹.
顾及叠掩与阴影的多通道InSAR干涉图仿真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1): 1717-172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222
|
[5] |
叶敏, 王斌, 王思远, 刘长征, 李艳霞, 岑炜.
多特征分量结合的WorldView-3影像建筑容积率分类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1): 1674-168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41
|
[6] |
霍少峰, 顾行发, 占玉林, 张文豪.
利用资源三号卫星影像阴影提取建筑容积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3): 444-4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191
|
[7] |
柯福阳, 王庆, 潘树国.
基于映射函数网络RTK的大气误差内插估计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73-76.
|
[8] |
邱凤, 陈晓玲, 田礼乔, 冯炼.
HJ-1A/B卫星CCD影像辅助的MODIS水色大气校正产品质量改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9): 1083-1086.
|
[9] |
于之锋, 陈晓玲, 田礼乔, 周斌.
鄱阳湖HJ-1A/B卫星CCD影像大气校正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9): 1078-1082.
|
[10] |
姜卫平, 邹璇.
精密GPS定位中大气模型误差的研究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1): 1106-1109.
|
[11] |
沈强, 鄂栋臣.
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南极中山站影像大气校正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85-88.
|
[12] |
谢伟, 秦前清.
基于倒频谱的运动模糊图像PSF参数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28-131.
|
[13] |
李超, 魏合理, 刘厚通, 周军.
整层大气水汽含量与地面水汽压相关性的统计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1): 1170-1173.
|
[14] |
鄢子平, 李振洪.
InSAR大气水汽改正模型的比较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23-726.
|
[15] |
李存军, 刘良云, 王纪华, 赵春江.
基于主成分融合信息失真的城市IKONOS影像阴影自动提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9): 947-950.
|
[16] |
明英, 蒋晶珏.
视频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检测与阴影去除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2): 1216-1220.
|
[17] |
王树根, 王军利, 王爱萍.
基于整体变分模型的影像阴影检测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663-666.
|
[18] |
王健, 向茂生, 李绍恩.
一种基于InSAR相干系数的SAR阴影提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2): 1063-1066.
|
[19] |
刘经南, 罗佳.
武汉CHAMP站的建立以及CHAMP任务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551-554,559.
|
[20] |
罗少聪.
大气负荷响应计算误差估计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3): 217-22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