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扬, 刘艳芳, 刘莹, 刘耀林, 陈雨露, 王征禹.
武汉市地面沉降时空分异特征及地理探测机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9): 1486-14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143
|
[2] |
赵亚丽, 王彦兵, 王新雨, 田秀秀, 李小娟, 余洁.
利用TPCA分析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9): 1498-150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721
|
[3] |
彭颖, 许才军, 刘洋.
联合地震位错模型和InSAR数据构建2017年九寨沟Mw 6.5地震同震三维形变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1): 1896-190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89
|
[4] |
蒲川豪, 许强, 赵宽耀, 蒋亚楠, 刘佳良, 寇平浪.
利用小基线集InSAR技术的延安新区地面抬升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7): 983-99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262
|
[5] |
许强, 蒲川豪, 赵宽耀, 何攀, 张含悦, 刘佳良.
延安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时序InSAR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7): 957-96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46
|
[6] |
朱邦彦, 姚冯宇, 孙静雯, 王晓.
利用InSAR与地质数据综合分析南京河西地面沉降的演化特征和成因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3): 442-4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81
|
[7] |
蒲川豪, 许强, 蒋亚楠, 赵宽耀, 何攀, 张含悦, 李骅锦.
延安新区地面沉降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时序InSAR监测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1): 1728-173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372
|
[8] |
张庆云, 李永生, 张景发.
2017年伊朗Mw7.3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三维形变场获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2): 196-2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84
|
[9] |
李兵权, 李永生, 姜文亮, 蔡建伟, 甘俊.
基于地基真实孔径雷达的边坡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7): 1093-109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49
|
[10] |
李达, 邓喀中, 高晓雄, 牛海鹏.
基于SBAS-InSAR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0): 1531-15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66
|
[11] |
张金芝, 黄海军, 毕海波, 王权.
SBAS时序分析技术监测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2): 242-2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067
|
[12] |
杨成生, 张勤, 赵超英, 季灵运.
短基线集InSAR技术用于大同盆地地面沉降、地裂缝及断裂活动监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8): 945-9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56
|
[13] |
周春霞, 邓方慧, 艾松涛, 王泽民, 鄂栋臣.
利用DInSAR的东南极极记录和达尔克冰川冰流速提取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8): 940-94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116
|
[14] |
尚琳, 任前义, 张锐, 李国通.
利用锚固站时序差分测量消除星座旋转误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20-924.
|
[15] |
周志伟, 鄢子平, 刘苏, 李振洪.
永久散射体与短基线雷达干涉测量在城市地表形变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928-931.
|
[16] |
何敏, 何秀凤.
利用时间序列干涉图叠加法监测江苏盐城地区地面沉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61-1465.
|
[17] |
董玉森, GeLinlin, ChangHsingchun, 张志.
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888-891.
|
[18] |
唐旭, 刘耀林, 汪普查.
城市地价动态变化监测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517-520,524.
|
[19] |
陈德豪, 丁窘辋.
时序分析在危岩体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210-215.
|
[20] |
张双成, 张雅斐, 司锦钊, 罗勇, 余静, 雷坤超, 许强.
南水进京后升降轨InSAR解译北京地面沉降发展态势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-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554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