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永厚, 肖付民, 金绍华, 边刚, 汤寓麟.
一种基于LM算法的多波束横摇残差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7): 1140-114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03
|
[2] |
肖元弼, 彭认灿, 暴景阳, 董箭, 吕程.
利用卡尔曼滤波改正多波束数据声速整体误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9): 1461-14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61
|
[3] |
孙晗伟, 曾涛, 杨健, 李文梅.
SAR残余相位误差对森林高度反演影响的全链路模拟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2): 153-158.
|
[4] |
张守建, 李建成, 邹贤才.
GRACE卫星GPS数据系统误差分布及其对精密定轨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1): 1331-1334.
|
[5] |
金际航, 边少锋.
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的位置误差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): 30-32.
|
[6] |
吴雨航, 陈秀万, 吴才聪.
利用信噪比削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42-845.
|
[7] |
楼良盛, 汤晓涛, 牛瑞.
基于卫星编队InSAR空间同步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892-894.
|
[8] |
高智, 仲思东, 刘勇.
通过编码检校场实现双目视觉系统的自动标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936-939.
|
[9] |
唐秋华, 周兴华, 丁继胜, 刘保华.
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在多波束底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29-232.
|
[10] |
林雪原, 何友, 张力.
高程误差对双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2): 1039-1043.
|
[11] |
赵建虎, 刘经南, 阳凡林.
多波束测深数据系统误差的削弱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394-3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05
|
[12] |
刘经南, 张小红, 李征航.
影响机载激光扫描测高精度的系统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2): 111-117.
|
[13] |
赵建虎, 刘经南.
精密多波束测深系统位置修正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73-477.
|
[14] |
姜卫平, 刘经南, 叶世榕.
GPS形变监测网基线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3): 196-199,238.
|
[15] |
刘基余, 李松.
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测深误差源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491-495.
|
[16] |
朱庆, 李德仁.
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1-4,46.
|
[17] |
陈永奇, Adam Chrzanowski.
模拟GPS精密测量系统误差的若干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4): 310-314.
|
[18] |
陈永奇.
GPS相对定位中系统误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0, 15(2): 1-9.
|
[19] |
桑吉章.
联合平差中大地网定向和尺度系统误差的影响和分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7, 12(3): 91-101.
|
[20] |
郑肇葆.
系统误差对航带法区域网平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0, 5(2): 46-5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