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赵英豪, 周乐韬, 冯威, 姜中山, 罗晨曦.
GPS接收机硬件延迟时变特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8): 1212-121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37
|
[2] |
张睿, 杨元喜, 张勤, 黄观文, 王乐, 燕兴元, 瞿伟.
BDS/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5): 600-60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81
|
[3] |
魏二虎, 刘文杰, WEI Jianan, 金双根, 刘经南.
VLBI和GPS观测联合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和日长变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66-71,9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35
|
[4] |
秦显平, 杨元喜, 崔先强.
椭球参数对北斗与gps广播星历计算互操作性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9): 1237-1241.
doi: 10.13203/j .whu g is20130475
|
[5] |
魏二虎, 万丽华, 金双根, 刘经南.
联合GNSS和SLR观测对地球自转参数的解算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5): 581-58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213
|
[6] |
艾松涛, 王泽民, 鄂栋臣, 闫明.
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1): 1337-1340.
|
[7] |
吴继忠.
基于GPS观测的Baja California地震地壳变形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4): 437-440.
|
[8] |
李博峰, 沈云中, 楼立志.
GPS中长基线观测值随机特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176-180.
|
[9] |
周泽波, 沈云中, 李博峰.
双频GPS接收机单差硬件延迟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724-727.
|
[10] |
赵丽华, 杨元喜.
综合地球物理信息与几何观测量的地壳形变分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9): 1090-1093.
|
[11] |
黄观文, 张勤, 许国昌, 王利.
基于频谱分析的IGS精密星历卫星钟差精度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5): 496-499.
|
[12] |
王振杰, 卢秀山.
利用半参数模型分离GPS基线中的系统误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316-318.
|
[13] |
李军, 王继业, 熊熊, 许厚泽.
东北亚地区GPS观测数据质量检测和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09-212.
|
[14] |
黄声享, 吴文坛, 李沛鸿.
大跨度斜拉桥GPS动态监测试验及结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999-1002.
|
[15] |
刘根友, 欧吉坤.
GPS单历元定向和测姿算法及其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6): 732-735.
|
[16] |
蔡昌盛, 李征航, 赵晓峰.
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22-424.
|
[17] |
王清华, 鄂栋臣, 陈春明.
中山站至A冰穹考察及沿线GPS复测结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3): 200-204,231.
|
[18] |
许才军, 董立祥, 李志才.
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的GPS及地震矩张量反演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471-475.
|
[19] |
黄声享, 刘经南.
GPS监测系统基准形变分析与动态随机模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485-490.
|
[20] |
何慧优, 方剑.
重力异常频谱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510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