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耀林, 仝照民, 刘岁, 黄丹.
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建模研究进展与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0): 1598-161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603
|
[2] |
李清泉, 谷宇, 涂伟, 朱家松, 赵天鸿, 朱松.
利用管道胶囊进行排水管网协同检测的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8): 1123-113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509
|
[3] |
高飞, 王美珍, 刘学军, 王自然.
一种监控摄像机网络-路网覆盖优化调度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3): 362-37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47
|
[4] |
门计林, 刘越岩, 张斌, 周繁.
多结构卷积神经网络特征级联的高分影像土地利用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2): 1841-18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37
|
[5] |
田晶, 邵世维, 黄怡敏, 余梦婷.
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核心指数提取:以中国广州市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3): 443-4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81
|
[6] |
刘涛, 张星, 李清泉, 方志祥.
顾及地标可视性的室内导航路径优化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): 43-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387
|
[7] |
刘耀林, 赵翔, 刘殿锋.
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人工免疫并行决策支持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2): 166-17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269
|
[8] |
刘殿锋, 刘艳芳.
一种知识约束下的多目标土壤空间抽样优化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1): 1282-1286.
|
[9] |
刘海, 王兴玲, 陈晓玲, 陆建忠.
利用地学信息图谱的江西省生态服务价值结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118-121.
|
[10] |
张鸿辉, 曾永年, 尹长林, 喻定权.
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系统与微粒群集成优化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1003-1007.
|
[11] |
朱江洪, 李江风, 叶菁.
利用决策树工具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识别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301-305.
|
[12] |
杨柳, 刘艳芳.
将微粒群和支持向量机用于耕地驱动因子选择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248-251.
|
[13] |
徐昔保, 杨桂山, 张建明.
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878-881.
|
[14] |
刘国英, 茅力非, 王雷光, 秦前清.
基于小波域分层Markov模型的纹理分割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31-534.
|
[15] |
万幼川, 黄俊.
几何和图论特征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794-798.
|
[16] |
曹雪, 柯长青.
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1): 958-961.
|
[17] |
陈先伟, 郭仁忠, 闫浩文.
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70-373.
|
[18] |
万江波, 祝国瑞, 彭秋苟.
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的研究及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55-358.
|
[19] |
孙华, 李云梅, 王秀珍, 倪绍祥.
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——以浙江仙居县永安溪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77-181.
|
[20] |
艾廷华, 刘耀林.
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的聚合与融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86-49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