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顾国华, 王武星.
GPS测得的2018年夏威夷6.9级地震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8): 1191-1197, 12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63
|
[2] |
张睿, 杨元喜, 张勤, 黄观文, 王乐, 燕兴元, 瞿伟.
BDS/GPS联合定轨的贡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5): 600-60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81
|
[3] |
王泽民, 车国伟, 安家春.
南极威德尔海电离层异常的综合观测及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1): 1421-142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270
|
[4] |
陈鹏, 陈家君.
2012-04-11苏门答腊地震同震电离层异常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882-88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16
|
[5] |
谢益炳, 陈俊平, 伍吉仓, 胡丛玮.
不同约束条件对电离层电子含量和硬件延迟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7): 799-803.
|
[6] |
安家春, 章迪, 杜玉军, 张辛.
极区电离层梯度的特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): 75-79.
|
[7] |
聂文锋, 胡伍生, 潘树国, 宋玉兵.
利用GPS双频数据进行区域电离层TEC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022-102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46
|
[8] |
谢益炳, 伍吉仓, 陈俊平, 刘伟洲.
GPS和GLONASS组合的全球实测电离层TEC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8): 930-93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128
|
[9] |
陈必焰, 戴吾蛟, 蔡昌盛, 夏朋飞.
层析反演与神经网络方法在电离层建模及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8): 972-975.
|
[10] |
蔡昌盛, 戴吾蛟, 匡翠林, 朱建军.
利用UofC消电离层组合的GPS/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7): 827-830.
|
[11] |
涂锐, 黄观文, 张勤, 王利.
GPS单频机电离层延迟改正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6): 667-670.
|
[12] |
刘旭春, 易武, 李维功, 杨军.
利用GPS对太阳耀斑进行监测及预报的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5): 484-487.
|
[13] |
柳景斌, 王泽民, 王海军, 章红平.
利用球冠谐分析方法和GPS数据建立中国区域电离层TEC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792-795.
|
[14] |
柳景斌, 王泽民, 章红平, 朱文耀.
几种地基GPS区域电离层TEC建模方法的比较及其一致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5): 479-483.
|
[15] |
章红平, 施闯, 唐卫明.
地基GPS区域电离层多项式模型与硬件延迟统一解算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8): 805-809.
|
[16] |
孟泱, 王泽民, 鄂栋臣.
基于GPS数据的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81-84.
|
[17] |
蔡昌盛, 高井祥, 李征航.
利用GPS监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季节性变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5): 451-453.
|
[18] |
伍岳, 孟泱, 王泽民, 徐绍铨.
GPS现代化后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三频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601-603.
|
[19] |
蔡昌盛, 李征航, 赵晓峰.
太阳耀斑的GPS监测方法及实例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22-424.
|
[20] |
张小红, 李征航, 蔡昌盛.
用双频GPS观测值建立小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40-143,15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