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子强, 辛洁, 郭睿, 李晓杰, 唐成盼, 田翌君.
基于北斗星间链路的卫星自主导航可行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): 55-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338
|
[2] |
龚学文, 王甫红.
一种适用于星载GPS自主定轨的地球引力近似计算改进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3): 371-37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498
|
[3] |
李冉, 胡小工, 唐成盼, 周善石, 潘军洋, 刘利, 李晓杰.
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混合星座的光压摄动建模和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7): 1063-107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380
|
[4] |
龚学文, 王甫红.
星载GPS伪距多路径误差与观测噪声对自主定轨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7): 1048-105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23
|
[5] |
杨元喜, 任夏.
自主卫星导航的空间基准维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1780-178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69
|
[6] |
龚学文, 王甫红.
海洋二号A与资源三号卫星星载GPS自主轨道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3): 309-31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92
|
[7] |
李晓杰, 郭 睿, 黄 金, 朱陵凤, 谭红力, 董恩强.
神经网络在北斗导航卫星轨道预报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9): 1253-1258.
doi: 10.13203/j .whu g is20130603
|
[8] |
杜玉军, 王甫红, 王泽民, 刘万科.
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星座旋转误差的地面校正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4): 534-53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506
|
[9] |
韩松辉, 归庆明, 李建文, 杜兰.
分布式自主定轨的岭型EKF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4): 399-402.
|
[10] |
尚琳, 任前义, 张锐, 李国通.
利用锚固站时序差分测量消除星座旋转误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20-924.
|
[11] |
李征航, 龚晓颖, 刘万科.
误差与先验信息对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的影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7): 797-801.
|
[12] |
刘万科, 龚晓颖, 李征航, 王甫红.
综合星间和地面测距数据的导航卫星联合定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7): 811-815.
|
[13] |
章红平, 杨蜀江.
接收机五参数定位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1): 1312-1315.
|
[14] |
侯芬, 刘万科, 方荣新.
导航卫星自主定轨星座旋转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1): 1280-1284.
|
[15] |
刘万科, 李征航, 龚晓颖, 王甫红.
潮汐摄动对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的星座整体旋转误差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394-1398.
|
[16] |
路晓峰, 贾小林, 杨志强.
利用SLR和GPS双频相位平滑伪距资料测定导航卫星钟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37-240.
|
[17] |
毛悦, 贾小林, 秦显平.
利用SLR及伪距数据进行卫星预报钟差精度验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160-1163.
|
[18] |
李征航, 卢珍珠, 刘万科, 余金艳.
导航卫星自主定轨中系统误差ΔΩ和Δt的消除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27-30.
|
[19] |
刘经南, 曾旭平, 夏林元, 赵齐乐.
导航卫星自主定轨的算法研究及模拟结果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2): 1040-1044.
|
[20] |
葛茂荣, 刘经南, 陶本藻.
太阳光压模型中的偏导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250-25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