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许珊, 邹滨, 王敏, 刘宁.
PM2.5浓度空间估算的神经网络与克里格方法对比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0): 1642-16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82
|
[2] |
郝大磊, 闻建光, 肖青, 游冬琴, 吴小丹, 林兴稳, 吴胜标.
利用能量因子进行DEM升尺度转换精度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4): 570-57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126
|
[3] |
李振洪, 李鹏, 丁咚, 王厚杰.
全球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2): 1927-194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295
|
[4] |
张红梅, 黄家勇, 赵建虎, 陈志高, 朱世芳.
基于梯度训练法的径向基函数潮流分离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2): 1811-181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309
|
[5] |
杨海, 王船海, 马腾飞, 郭伟建.
方差-尺度规律在DEM插值方法评价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12): 1605-161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64
|
[6] |
段平, 盛业华, 张思阳, 吕海洋, 王亭.
顾及异向性的局部径向基函数三维空间插值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5): 632-6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22
|
[7] |
张军龙, 任金卫, 徐岳仁, 陈长云.
网格DEM剖面方法获取岷江上游层状地貌参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11): 1378-1382.
|
[8] |
何海清, 黄声享, 伍根.
碾压施工质量监控的径向神经网络拟合高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5): 594-597.
|
[9] |
胡海, 游涟, 胡鹏, 彭会琨.
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分析和选择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1): 82-85.
|
[10] |
刘学军, 王彦芳, 晋蓓.
利用点扩散函数进行DEM尺度转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2): 1458-1462.
|
[11] |
胡鹏, 高俊.
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综合原理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8): 940-942.
|
[12] |
胡鹏, 白轶多, 胡海.
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3): 352-357.
|
[13] |
陈楠, 王钦敏.
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——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6): 692-695.
|
[14] |
刘水强, 陈继业, 朱鸿鹏.
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伪装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6): 652-655.
|
[15] |
白建军, 赵学胜, 陈军.
基于椭球面三角格网的数字高程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5): 383-387.
|
[16] |
朱庆, 李志林, 龚健雅, 眭海刚.
论我国“1: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”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2): 129-133.
|
[17] |
邱卫宁.
根据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3): 199-203.
|
[18] |
卢新海.
平面插值法构建DEM时特殊地形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3): 79-83.
|
[19] |
陆素琴.
DEM渐近取样法的参数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1): 49-58.
|
[20] |
高原, 朱娅男, 陈传法, 胡占占, 胡保健.
高精度DEM建模的加权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0, 0(0): 0-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100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