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魏二虎, 刘学习, 王凌轩, 刘经南.
BDS/GP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与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1): 1654-16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68
|
[2] |
罗海滨, 何秀凤.
GPS控制点辅助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5): 630-63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56
|
[3] |
隋心, 施闯, 李敏, 徐宗秋, 徐爱功.
GPS/BDS组合定位对短基线模糊度搜索空间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10): 1372-137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479
|
[4] |
谢益炳, 伍吉仓, 陈俊平, 刘伟洲.
GPS和GLONASS组合的全球实测电离层TEC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8): 930-93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128
|
[5] |
陈德忠, 叶世榕, 刘炎炎, 刘郑.
基于观测值域的GPS多路径误差应用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2): 147-15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719
|
[6] |
蔡昌盛, 戴吾蛟, 匡翠林, 朱建军.
利用UofC消电离层组合的GPS/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7): 827-830.
|
[7] |
涂锐, 黄观文, 张勤, 王利.
GPS单频机电离层延迟改正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6): 667-670.
|
[8] |
蔡昌盛, 朱建军, 戴吾蛟, 匡翠林.
GPS/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结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12): 1474-1477.
|
[9] |
朱智勤, 吴玉宏, 羊远新.
GPS/INS组合系统中时间同步的模块化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7): 830-832.
|
[10] |
杨凯, 刘鸿飞, 赵倩, 姜卫平.
绝对天线相位改正模型对GPS精密数据处理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6): 694-697.
|
[11] |
张小红, 郭斐, 李星星, 林晓静.
GPS/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1): 9-12.
|
[12] |
张小红, 李星星, 郭斐, 张明.
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软件实现与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8): 783-787.
|
[13] |
林雪原, 陈玉林.
GPS/DR组合系统的一种数据处理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6): 520-522.
|
[14] |
王振杰, 卢秀山.
利用半参数模型分离GPS基线中的系统误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4): 316-318.
|
[15] |
王泽民, 孟泱, 伍岳, 梁树军.
GPS、Galileo及其组合系统导航定位的DOP值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): 9-11.
|
[16] |
何秀凤, 徐勇, 桑文刚.
微小型IMU/GPS组合定位定向系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1): 991-994.
|
[17] |
朱新慧, 孙付平, 秦勇.
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4-608.
|
[18] |
伍岳, 孟泱, 王泽民, 徐绍铨.
GPS现代化后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三频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1-603.
|
[19] |
孙红星, 闫利, 姜卫平.
高精度GPS差分载波相位多普勒/INS新型全组合解算机载TLS外方位元素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642-645.
|
[20] |
张永军, 徐绍铨, 王泽民, 张小红.
GPS/GLONASS组合定位中模糊度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1): 58-6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