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精忠, 高阿骥, 陈凯, 张勇.
一种面向DEM多尺度表达的傅里叶能量谱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1): 1938-194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315
|
[2] |
呼雪梅, 秦承志.
数字地形分析中适宜分析窗口选择方法的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0): 1365-137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476
|
[3] |
刘爱利, 丁浒, 田丹, 王丽, 王少峰.
基于坡度和坡向分析的DCT域DEM数字水印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7): 903-91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63
|
[4] |
杨海, 王船海, 马腾飞, 郭伟建.
方差-尺度规律在DEM插值方法评价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2): 1605-161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864
|
[5] |
朱丹, 董有福.
利用局部Morans I指数进行DEM地形简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2): 280-284.
|
[6] |
王春, 汤国安, 戴仕宝, 江岭, 王靖.
DEM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074-107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08
|
[7] |
游炯, 张景雄.
土地覆盖信息尺度转换的判别空间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349-1352.
|
[8] |
董有福, 汤国安.
利用地形信息强度进行DEM地形简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3): 353-357.
|
[9] |
朱莹, 刘学军, 赵静.
DEM构建中的断裂线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097-1101.
|
[10] |
江淼, 张显峰, 孙权, 童庆禧.
不同分辨率影像反演植被覆盖度的参数确定与尺度效应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311-315.
|
[11] |
宋敦江, 岳天祥, 杜正平, 陈传法.
简单地形特征建立DEM的HASM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1): 1373-1376.
|
[12] |
陶旸, 汤国安, 王春, 孙京禄.
DEM子集划分对地形信息量计算的影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463-1466.
|
[13] |
王耀革, 朱长青, 王志伟.
数字高程模型(DEM)的整体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467-1470.
|
[14] |
王春, 刘学军, 汤国安, 陶旸.
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2): 146-149.
|
[15] |
刘学军, 张平.
DEM坡度、坡向的有效尺度范围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2): 1254-1258.
|
[16] |
黄微, 张良培, 李平湘.
基于地形区域分割的复杂地区遥感影像分类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9): 791-795.
|
[17] |
杨族桥, 郭庆胜.
基于提升方法的DEM多尺度表达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96-498.
|
[18] |
吴凡, 祝国瑞.
基于小波分析的地貌多尺度表达与自动综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70-176.
|
[19] |
刘良明, 李德仁.
基于辅助数据的遥感干旱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300-305.
|
[20] |
孙善芳, 唐治锋, 杨春淮.
城市景观的视觉分析与模拟控制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254-25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