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兆兴, 翟京生, 武芳.
线要素综合的形状相似性评价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2): 1859-186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64
|
[2] |
姚吉利, 徐广鹏, 马宁, 贾象阳, 田鹏艳, 王江妹, 李彩林.
激光束区域网点云整体定向的线性拟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0): 1344-13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438
|
[3] |
赵彬彬, 邓敏, 彭东亮, 朱建军.
基于整体极优对应的不同比例尺线目标一致化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8): 1046-105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430
|
[4] |
马洪磊, 刘成龙, 宋韬, 邹浜, 杨雪峰.
一种铁路既有线纵断面圆曲线拟合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2): 1696-170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12
|
[5] |
姚宜斌, 黄书华, 孔建, 何军泉.
空间直线拟合的整体最小二乘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5): 571-5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104
|
[6] |
姜湾, 沈焕锋, 曾超, 张良培, 张洪艳, 刘欣鑫.
Terra MODIS数据28波段影像条带噪声去除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5): 526-53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06
|
[7] |
向巍, 郭际明, 傅露.
基于垂直距离最小二乘拟合的双曲线沉降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5): 571-574.
|
[8] |
刘鹏程, 罗静, 艾廷华, 李畅.
基于线要素综合的形状相似性评价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114-117.
|
[9] |
朱莹, 刘学军, 赵静.
DEM构建中的断裂线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097-1101.
|
[10] |
马劲松, 沈婕, 徐寿成.
利用Douglas-Peucker并行算法在多核处理器上实时综合地图线要素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23-1426.
|
[11] |
余洁, 穆超, 冯延明, 窦延娟.
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中电力线的提取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1): 1275-1279.
|
[12] |
武芳, 朱鲲鹏.
线要素化简算法几何精度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600-603.
|
[13] |
毋河海.
基于多叉树结构的曲线综合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479-483.
|
[14] |
丁士俊, 陶本藻.
自然样条半参数模型与系统误差估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964-967.
|
[15] |
王新洲, 汤仲安, 陈志辉.
GIS中不规则样条拟合曲线的εm模型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58-62.
|
[16] |
张兴福, 沈云中.
GPS高程异常拟合的降维处理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97-99.
|
[17] |
樊红, 刘开军, 张祖勋.
基于遗传算法的点状要素注记的整体最优配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560-565.
|
[18] |
张祖勋, 鲍秀芝, 曹辉.
圆弧样条曲线与小弧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189-193.
|
[19] |
郭庆胜.
点状要素与线状、面状要素的关系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68-71.
|
[20] |
郭庆胜.
线状要素与面状要素的关系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S1): 72-7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