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曾小牛, 李夕海, 刘继昊, 牛超, 侯维君.
一种基于改进凸集投影原理的航空重力数据插值与去噪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0, 45(10): 1555-156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70
|
[2] |
徐健, 常志国, 张小丹.
采用交替K-奇异值分解字典训练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8): 1137-114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95
|
[3] |
于彩霞, 王家耀, 黄文骞, 许坚.
基于LiDAR点云提取海岸线的二值图像化改进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7): 897-90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103
|
[4] |
夏桂松, 薛楠, 王子锋, 张良培.
复张量场扩散方程及其在PolSAR图像去噪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11): 1533-1538,155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30
|
[5] |
高国荣, 许录平, 冯冬竹.
利用非抽样Shearlet域GSM模型进行图像去噪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7): 778-782.
|
[6] |
鄢煜尘, 周前进, 段柳云, 陈庆虎.
形态学重度污染文本图像去噪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9): 1100-1103.
|
[7] |
杨学峰, 李金宗, 李冬冬, 朱兵.
一种基于前后向扩散的图像去噪与增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8): 975-978.
|
[8] |
王文波, 张晓东, 羿旭明, 费浦生.
利用曲波域BivaShrink模型进行SAR图像去噪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7): 814-817.
|
[9] |
王文波, 费浦生, 羿旭明, 张建国.
基于提升格式小波包变换的SAR图像去噪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7): 585-588.
|
[10] |
王文, 芮国胜, 邢福成.
基于数据融合的多尺度图像去噪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4): 329-331.
|
[11] |
万晓霞, 谢德红, 徐锦林.
基于加网算法与算法适应性的半色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9): 765-768.
|
[12] |
邵海梅, 李飞鹏, 秦前清.
基于五株采样提升算法的图像二叉分解与重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628-631,634.
|
[13] |
朱元泓.
数字式打样系统的适应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1): 65-68.
|
[14] |
谈国新, 林宗坚.
二值图像的紧凑二叉树表示及其编码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3): 219-223,281.
|
[15] |
王利婕.
网点的等视觉分级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4, 19(2): 131-135.
|
[16] |
虞定麒, 金日守.
形变监测网的二类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2): 71-76.
|
[17] |
张银洲, 朱欣焰.
应用计算机制作网点胶片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1): 99-104.
|
[18] |
王金岭.
平面控制网网点优化排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3, 18(2): 77-83.
|
[19] |
赵少荣.
边角网二类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1, 16(1): 37-48.
|
[20] |
周慎杰, 王建国.
平面监测网点位稳定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5, 10(2): 57-69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