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文学东, 陈为民, 谢洪, 闫利.
一种融合多源特征的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5): 731-736, 76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20
|
[2] |
戴雪峰, 熊汉江, 龚健雅.
一种三维城市模型多纹理自动合并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3): 347-352+411.
|
[3] |
李德仁, 刘立坤, 邵振峰.
集成倾斜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移动测量技术的城市环境监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4): 427-43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82
|
[4] |
汤圣君, 张叶廷, 许伟平, 谢潇, 朱庆, 韩元利, 吴强.
三维GIS中的参数化建模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086-109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27
|
[5] |
刘亚文, 宋守东.
基于多源数据的拼接型房屋三维重建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7): 780-784.
|
[6] |
王伟, 王鹏, 陈能成, 谢俊.
一种面向大区域不规则河道的水流仿真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510-513.
|
[7] |
朱庆, 李晓明, 张叶廷, 刘刚.
一种高效的三维GIS数据库引擎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2): 127-132.
|
[8] |
路明月, 盛业华, 邱新法.
三维矢量构模及其数据集成组织框架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138-142.
|
[9] |
林志勇, 孟令奎, 赵春宇.
基于多智能主体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体系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340-342.
|
[10] |
孟令奎, 吴沉寒, 周新忠.
一种面向角色任务分解的网格三维GIS处理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910-914.
|
[11] |
刘春, 吴杭彬.
基于真三维TIN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压缩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0): 908-911.
|
[12] |
朱庆, 龚俊, 杜志强, 张叶廷.
三维城市模型的多细节层次描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965-969.
|
[13] |
魏占营, 王宝山, 李青元.
地下巷道的三维建模及C(++)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650-653.
|
[14] |
王伟, 杜道生, 熊汉江, 钟静.
输电线路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组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986-990.
|
[15] |
左小清, 李清泉, 唐炉亮.
公路三维模型建立与数据组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2): 179-183.
|
[16] |
朱庆, 高玉荣, 危拥军, 黄铎.
GIS中三维模型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283-287.
|
[17] |
刘强, 李德仁.
基于二叉树思想的任意多边形三角剖分递归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528-533.
|
[18] |
边馥苓, 傅仲良, 胡自锋.
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三维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4): 294-298.
|
[19] |
史文中.
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几何特征的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18-20,25.
|
[20] |
龚健雅, 夏宗国.
矢量与栅格集成的三维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1): 7-1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