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党亚民, 蒋涛, 陈俊勇.
全球高程基准研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0): 1576-158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234
|
[2] |
张利明, 李斐, 郝卫峰, 柯宝贵, 章传银.
利用GNSS/重力法确定南极中山站高程基准的垂直偏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4): 497-50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198
|
[3] |
李靖涵, 武芳, 杜佳威, 行瑞星.
海图等深线自动合并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0): 1484-1490, 14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060
|
[4] |
党亚民, 章传银, 晁定波, 蒋涛.
综合利用海岸带GNSS水准和重力数据精密确定中国高程基准偏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1): 1644-16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48
|
[5] |
娄俊萍, 陈克杰, 李敏, 李文文.
东日本大地震前后陆态网络基准站形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): 56-59.
|
[6] |
程芦颖, 许厚泽.
顾及测站点上重力场信息的大地水准面高的拟合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701-705.
|
[7] |
赵建虎, 王真祥, 王胜平, 董江.
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68-71.
|
[8] |
暴景阳, 刘雁春, 晁定波, 肖付民.
中国沿岸主要验潮站海图深度基准面的计算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24-228.
|
[9] |
隋春光, 范荣双, 尹连旺.
数字海图无缝拼接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3): 278-281.
|
[10] |
郭海荣, 焦文海, 杨元喜, 刘光明.
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系统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8): 715-719.
|
[11] |
高伟, 徐绍铨.
GPS高程分区拟合转换正常高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0): 908-911.
|
[12] |
陈俊勇.
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1-6.
|
[13] |
刘大杰, 冯延明.
动态大地测量的平差基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69-72,109.
|
[14] |
陈俊勇.
我国建立现代大地基准的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41-444.
|
[15] |
李建成, 姜卫平.
长距离跨海高程基准传递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514-517,532.
|
[16] |
徐绍铨, 李振洪, 吴云孙.
GPS高程拟合系统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336-340.
|
[17] |
赵建虎, 刘经南, 张红梅.
顾及非格网数据考虑地形改正的GPS水准高程拟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346-350.
|
[18] |
李征航.
GPS测高精度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3): 67-73.
|
[19] |
兰虎彪, 王昆杰.
GPS网正常高求解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3): 18-26.
|
[20] |
陶本藻.
动态大地网的参考基准和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4): 8-1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