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钟艾妮, 常栗筠, 马云龙, 亢孟军, 毛子源.
一种景观指数的GPU并行算法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6): 941-9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095
|
[2] |
田晶, 邵世维, 黄怡敏, 余梦婷.
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核心指数提取:以中国广州市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3): 443-4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81
|
[3] |
唐炉亮, 邹倩倩, 张霞, 任畅, 李清泉.
融合线上线下轨迹的景观热度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1): 1704-171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043
|
[4] |
田晶, 余梦婷, 任畅, 熊富全.
城市道路网元胞模式分析的网络景观指数分析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0): 1588-159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640
|
[5] |
李保杰, 渠爱雪, 纪亚洲.
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矿区景观格局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7): 939-94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69
|
[6] |
李霖, 于忠海, 李桢, 向竹君.
全景景观地图中地形局部变形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335-1338.
|
[7] |
熊金国, 王世新, 周艺, 阎福礼.
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辨率对水域面积提取影响的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98-103.
|
[8] |
杨叶涛, 龚健雅, 王迎迎, 曾又枝.
遥感时空不一致性对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974-977.
|
[9] |
康志忠, 张祖勋, 张剑清.
城市街道景观三维可视化的快速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2): 205-208.
|
[10] |
胡希军, 胡伏湘, 何平, 沈守云.
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城市景观结构演化模拟及预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0): 1159-1162.
|
[11] |
赵煦, 周克勤, 闫利, 邓非.
基于激光点云的大型文物景观三维重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7): 684-687.
|
[12] |
吴晓青, 胡远满, 贺红士, 布仁仓.
SLEUTH城市扩展模型的应用与准确性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93-296.
|
[13] |
杨国清, 刘耀林, 吴志峰.
基于CA-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5): 414-418.
|
[14] |
马慧云, 李德仁, 刘良明, 梁益同.
基于AVHRR、MODIS和MVRIS数据的辐射雾变化检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297-300.
|
[15] |
王继周, 李成名, 林宗坚.
城市景观的三维抽象、描述与表达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8): 674-678.
|
[16] |
孙华, 李云梅, 王秀珍, 倪绍祥.
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——以浙江仙居县永安溪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77-181.
|
[17] |
孙敏, 陈军.
基于几何元素的三维景观实体建模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3): 233-237.
|
[18] |
张祖勋, 张剑清, 张力.
一种利用影像匹配的城区三维景观图生成途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283-289.
|
[19] |
张剑清, 张祖勋, 徐芳, 朱英浩.
城区大比例尺影像三维景观重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355-358.
|
[20] |
孙善芳, 唐治锋, 杨春淮.
城市景观的视觉分析与模拟控制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4, 19(3): 254-25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