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甄杰, 吴建新, 刘纪平, 徐胜华, 周振发, 辛海强.
一种单基站高精度室内应急定位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8): 1146-115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28
|
[2] |
张学波, 代勋韬, 方标.
多接收阵合成孔径声纳距离-多谱勒成像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1): 1667-167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076
|
[3] |
柳景斌, 黄百川, 张斌, 黎蕾蕾, 杨帆, 张振兵, 李正, 童鹏飞.
利用双天线商用WiFi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到达角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2167-217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178
|
[4] |
林宗坚, 苏国中, 申朝永, 吴博义.
主被动多传感器组合的宽角成像系统设计与实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1): 1537-154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15
|
[5] |
孙文川, 暴景阳, 金绍华, 肖付民, 崔杨.
多波束海底地形畸变校正与声速剖面反演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3): 349-35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42
|
[6] |
邢远秀, 章登义, 赵俭辉.
利用多尺度弦角尖锐度累积的自适应角点检测算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5): 617-622,62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583
|
[7] |
肖汉, 周清雷, 张祖勋.
基于多GPU的Harris角点检测并行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7): 876-881.
|
[8] |
金绍华, 翟京生, 刘雁春, 崔高嵩.
海底入射角对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及其改正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081-1084.
|
[9] |
马飞虎, 鄂栋臣, 赵建虎, 孙翠羽.
多波束声强振幅滤波方法比较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9): 1082-1085.
|
[10] |
阳凡林, 卢秀山, 李家彪, 郭金运.
多波束勘测运动传感器偏移的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7): 816-820.
|
[11] |
邹永刚, 刘雁春, 肖付民, 夏伟.
海洋测深波束角效应改正的方向问题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93-596.
|
[12] |
陆秀平, 黄辰虎, 黄谟涛, 欧阳永忠.
浅水多波束测深潮汐改正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9): 922-925.
|
[13] |
丁继胜, 周兴华, 唐秋华, 陈义兰.
多波束勘测声速剖面场的EOF表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5): 446-449.
|
[14] |
翟京生.
多波束测量技术与海洋测绘工序的调整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1): 994-997.
|
[15] |
肖付民, 刘经南, 刘雁春, 朱小辰.
海洋测深波束角效应改正的海底倾斜角求解差分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3): 238-241.
|
[16] |
阳凡林, 吴自银, 独知行, 金翔龙.
多波束声纳和侧扫声纳数字信息的配准及融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40-743.
|
[17] |
阳凡林, 刘经南, 赵建虎.
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异常检测和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80-83.
|
[18] |
赵建虎, 刘经南.
精密多波束测深系统位置修正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73-477.
|
[19] |
赵建虎, 刘经南, 张红梅.
船姿分析及其对多波束测量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44-149.
|
[20] |
朱庆, 李德仁.
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1-4,4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