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肖天元, 刘鹏程, 艾廷华, 李精忠.
一种傅里叶信息度量的曲线分形描述与多尺度表达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): 119-12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36
|
[2] |
曹伟超, 陶和平, 孔博, 刘斌涛.
利用最佳地形特征空间进行地貌形态自动识别——以西南地区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1): 1376-1380.
|
[3] |
眭海刚, 农耘, 聂乾震, 陈佳丽.
利用GIS与虚拟仿真的三维航标配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969-973.
|
[4] |
王春, 刘学军, 汤国安, 陶旸.
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2): 146-149.
|
[5] |
熊丽音, 陆锋, 陈传彬.
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特征连通关系表达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4): 393-396.
|
[6] |
齐利敏, 刘文耀, 张桂敏.
一种基于分形的图像压缩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648-651.
|
[7] |
陈鹏, 孟令奎, 宋杨.
三维GIS中基于空间拓扑约束条件的R树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4): 347-349.
|
[8] |
孙小芳, 卢健, 王晖.
基于分形的城市地面亮温与植被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2): 116-119.
|
[9] |
蔡金华, 龙毅, 毋河海, 陈丹.
基于反S数学模型的地图目标分形无标度区自动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3): 249-253.
|
[10] |
张建群, 梁娟珠.
利用MMS实现移动空间信息服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1): 115-119.
|
[11] |
曹瑜, 胡光道, 杨志峰, 沈珍瑶.
基于GIS有利成矿信息的综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67-176.
|
[12] |
陈江平, 傅仲良, 边馥苓, 沙宗尧.
基于特征数据的VRML建模在Web 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538-542.
|
[13] |
何宗宜, 阮依香, 尹为利, 陈涛.
基于分形理论的水系要素制图综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4): 427-431.
|
[14] |
张保钢, 朱凌, 朱光.
GIS中位置信息的通用数据质量模型及其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34-137,141.
|
[15] |
朱庆.
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——-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表示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24-127.
|
[16] |
王桥.
分形理论在地图图形数据自动处理中的若干扩展与应用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94-94.
|
[17] |
朱庆.
分形理论及其在数字地形分析和地面仿真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1): 93-94.
|
[18] |
王桥.
分形地学图形处理中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382-386,402.
|
[19] |
王桥, 毋河海.
地图图斑群自动综合的分形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1): 59-63.
|
[20] |
吴纪桃, 王桥.
地图图斑形状特征的量化及其分形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2): 129-134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