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胡圣武, 王育红.
基于事件树和模糊理论的GIS动态地质灾害评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983-98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473
|
[2] |
李清泉, 李德仁.
大数据GIS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6): 641-64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50
|
[3] |
颜勋, 陈荣国, 程昌秀, 宋晓眉.
内嵌式空间数据库优化器代价评估框架及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6): 726-730.
|
[4] |
周芹, 钟耳顺, 黄耀欢, 郭会.
大型空间数据库的并发索引策略CQR树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856-858.
|
[5] |
孟令奎, 张文, FrankZhigangWANG.
基于层次化P2P协议的网格空间数据库系统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2): 1233-1236.
|
[6] |
熊庆文, 边馥苓.
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的移动GIS应用体系结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): 86-89.
|
[7] |
王少华, 边馥苓.
GIS数据库自动更新机制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2): 1059-1062.
|
[8] |
黄慧.
基于边-节点和原子属性的多比例尺GIS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2): 1067-1070.
|
[9] |
刘春, 史文中, 刘大杰.
数字土地信息中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3): 244-248.
|
[10] |
张雪松.
一种面向多应用的大比例地形图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2): 144-148.
|
[11] |
郭菁, 郭薇, 胡志勇.
大型GIS空间数据库的有效索引结构QR-树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306-310.
|
[12] |
陈军, 赵仁亮, 乔朝飞.
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32-37.
|
[13] |
高文秀, 毋河海, 龚健雅, 杜道生.
GIS中专题属性数据综合的若干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505-510.
|
[14] |
史文中, 刘春, 刘大杰.
基于一般抽样原理的GIS属性数据质量评定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45-450,461.
|
[15] |
许惠平, 刘万崧, 武晔, 卢炎.
中国亚东_格尔木地学断面GIS的初步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3): 216-220.
|
[16] |
罗德安, 廖丽琼.
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籍空间数据存储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516-520.
|
[17] |
许云涛, 李春葆, 李华, 刘斌.
面向对象的多媒体空间数据库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3): 268-271.
|
[18] |
刘大杰, 孟晓林.
直角与直线元素数字化的数据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2): 125-128.
|
[19] |
陈军, 陈尚超, 唐治锋.
用非第一范式关系表达GIS时态属性数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1): 12-17.
|
[20] |
朱欣焰, 许云涛, 张银州, 李锦祥.
面向对象的语义数据模型及其在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3, 18(4): 76-8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