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顾国华, 王武星.
GPS测得的2018年夏威夷6.9级地震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8): 1191-1197, 12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63
|
[2] |
魏二虎, 刘学习, 王凌轩, 刘经南.
BDS/GP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与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1): 1654-166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568
|
[3] |
范磊, 钟世明, 李子申, 欧吉坤.
跟踪站分布对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提取GPS卫星差分码偏差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3): 316-32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14
|
[4] |
刘帅, 孙付平, 李海峰, 刘婧, 郝万亮.
GLONASS辅助动态GPS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9): 1238-124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494
|
[5] |
邓方慧, 周春霞, 王泽民, 鄂栋臣, 张辛.
利用偏移量跟踪测定Amery冰架冰流汇合区的冰流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5, 40(7): 901-90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653
|
[6] |
魏文薪, 江在森, 武艳强, 赵静.
利用GPS数据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运动特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9): 1041-1044.
|
[7] |
艾松涛, 王泽民, 鄂栋臣, 闫明.
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11): 1337-1340.
|
[8] |
蔡昌盛, 戴吾蛟, 匡翠林, 朱建军.
利用UofC消电离层组合的GPS/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7): 827-830.
|
[9] |
蔡昌盛, 朱建军, 戴吾蛟, 匡翠林.
GPS/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结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12): 1474-1477.
|
[10] |
张小红, 郭斐, 李星星, 林晓静.
GPS/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1): 9-12.
|
[11] |
乔学军, 陈顒, 王琪, 杨少敏.
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7): 692-696.
|
[12] |
张小红, 李星星, 郭斐, 张明.
GPS单频精密单点定位软件实现与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8): 783-787.
|
[13] |
陈俊平, 王解先.
基于Helmert变换的GPS动力学轨道平滑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488-491.
|
[14] |
刘根友, 朱耀仲, 许厚泽, 张为民.
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观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2): 1044-1047.
|
[15] |
朱新慧, 孙付平, 秦勇.
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4-608.
|
[16] |
吴云, 孙建中, 乔学军, 王辉.
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79-82,136.
|
[17] |
刘经南, 叶世榕.
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3): 234-240.
|
[18] |
王清华, 宁津生, 任贾文, 温家洪.
东南极Amery冰架与陆地冰分界线的重新划定及验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6): 591-597.
|
[19] |
陈武, 胡丛玮, 陈永奇, 丁晓利.
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6): 518-523.
|
[20] |
许才军, 刘经南, 晁定波, 李延兴.
利用 GPS复测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旋转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74-7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