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顾国华, 王武星.
GPS测得的2018年夏威夷6.9级地震与火山喷发地壳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8): 1191-1197, 120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63
|
[2] |
瞿伟, 王运生, 徐超, 张勤, 王庆良.
渭河盆地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2): 1749-175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74
|
[3] |
周东旭, 周兴华, 张化疑, 王朝阳, 唐秋华.
利用GPS连续观测进行中国沿海验潮站地壳垂直形变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6, 41(4): 516-52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714
|
[4] |
魏文薪, 江在森, 武艳强, 赵静.
利用GPS数据研究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断裂带运动特性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9): 1041-1044.
|
[5] |
瞿伟, 张勤, 王庆良, 李振洪.
利用GPS观测资料分析山西地堑系现今地壳构造活动特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2): 195-198.
|
[6] |
艾松涛, 王泽民, 鄂栋臣, 闫明.
利用GPS的北极冰川运动监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11): 1337-1340.
|
[7] |
吴继忠.
基于GPS观测的Baja California地震地壳变形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4): 437-440.
|
[8] |
温扬茂, 许才军.
联合GPS与重力资料反演分析川滇地区现今地壳形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5): 568-572.
|
[9] |
郭东美, 李军, 熊熊, 刁法启.
地壳运动速度场的数据融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2): 212-215.
|
[10] |
乔学军, 陈顒, 王琪, 杨少敏.
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7): 692-696.
|
[11] |
汪宏晨, 伍岳, 王泽民, 赵齐乐.
球面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在伽师地震中的数值模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516-519.
|
[12] |
陈永奇, 伍吉仓.
利用GPS监测区域地壳形变的理论与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1): 961-966.
|
[13] |
刘根友, 朱耀仲, 许厚泽, 张为民.
GPS监测中国沿海验潮站垂直运动观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2): 1044-1047.
|
[14] |
朱新慧, 孙付平, 秦勇.
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4-608.
|
[15] |
杜瑞林, 乔学军, 杨少敏, 王琪.
长江三峡GPS处理结果和应变背景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9): 768-771.
|
[16] |
吴云, 孙建中, 乔学军, 王辉.
GPS在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监测中的初步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S1): 79-82,136.
|
[17] |
王泽民, 伍岳, 刘经南, 崔天鹏.
利用GPS资料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模型确定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3): 241-245.
|
[18] |
刘经南, 施闯, 许才军, 姜卫平.
利用局域复测GPS网研究中国大陆块体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3): 189-195.
|
[19] |
许才军, 刘经南, 晁定波, 李延兴.
利用 GPS复测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旋转运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74-78.
|
[20] |
许才军, 董立祥, 李志才.
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的GPS及地震矩张量反演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6): 471-47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