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任福, 翁杰, 王昭, 张琛, 游泽威.
关于智能地图制图的几点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2): 2064-20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781
|
[2] |
李雯静, 邱佳, 吕垒.
GIS信息综合中一种改进的粗集选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588-592.
|
[3] |
潘东华, 王静爱, 贾慧聪, 赵金涛.
自然灾害风险地图中的制图综合研究——以点状承灾体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51-55.
|
[4] |
薛丰昌, 卞正富.
基于泛布尔函数的空间叠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4): 488-491.
|
[5] |
李雯静, 林志勇, 龙毅.
粗集分类思想在GIS点群综合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9): 896-899.
|
[6] |
王家耀, 钱海忠.
制图综合知识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5): 382-386.
|
[7] |
胡海, 刘经南.
障碍空间最大空隙的地图代数解法MA-MAXG(Ω)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00-703.
|
[8] |
李雯静, 毋河海.
地图目标在制图综合中的分形衰减机理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09-312.
|
[9] |
胡鹏, 耿协鹏, 曹枫.
图形的形态变换和地图代数凸壳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1): 1003-1007.
|
[10] |
毋河海.
基于多叉树结构的曲线综合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479-483.
|
[11] |
胡鹏, 杨传勇, 胡海, 李圣权.
GIS的基本理论问题——地图代数的空间观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6): 616-621.
|
[12] |
郭庆胜.
地图自动综合问题的分解和基本算子集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49-153.
|
[13] |
钟业勋, 魏文展.
地图符号系统为布尔代数系的证明及其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4): 355-357.
|
[14] |
钟业勋.
地图图像系统为布尔代数系的证明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1): 53-55,63.
|
[15] |
李霖.
基于幂集的查询模型及其查询能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374-376.
|
[16] |
游涟, 张洁.
地图代数系统居民地编绘工艺过程及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1): 69-72.
|
[17] |
李霖, 徐庆荣.
计算机制图中线状符号配置的代数运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1): 66-73.
|
[18] |
徐肇忠.
模糊集合论用于制图综合中地图物体选取结构模型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7, 12(4): 54-63.
|
[19] |
杜道生, D. R. Catlow.
数字河流数据的组织和制图综合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2): 24-30.
|
[20] |
李作发, 罗玉芳, 胡永旭.
阵列代数与拉直变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5, 10(2): 40-4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