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潘少明, 赖新果, 种衍文, 李红.
用户访问驱动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策略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2): 296-301, 30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019
|
[2] |
陈换新, 孙群, 李少梅, 马超.
多源空间矢量数据可用性评估方法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5): 676-68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74
|
[3] |
潘少明, 徐正全, 刘小俊.
空间数据访问规律的动态统计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6): 734-736.
|
[4] |
李德仁, 眭海刚, 单杰.
论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支撑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5): 505-512.
|
[5] |
肖如林, 杜云艳, 苏奋振, 杨峰.
海洋多源环境信息网格分析平台及原型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8): 932-935.
|
[6] |
孙庆辉, 王家耀, 钟大伟, 李少梅.
空间信息服务模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3): 344-347.
|
[7] |
王家耀, 孙庆辉, 吴明光, 成毅.
面向智能空间信息服务的网格GIS节点构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): 1-6.
|
[8] |
喻占武, 郑胜, 李忠民, 胡滨.
基于对象存储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528-532.
|
[9] |
胡春春, 孟令奎, 谢文君, 周新忠.
空间数据模糊聚类的有效性评价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8): 740-743.
|
[10] |
史玉峰, 史文中, 靳奉祥.
GIS中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混合熵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): 82-85.
|
[11] |
朱庆, 周艳.
分布式空间数据存储对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5): 391-394.
|
[12] |
黎展荣, 杨如军, 周新忠.
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下数据查询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2): 1104-1106.
|
[13] |
刘春, 史文中, 刘大杰.
GIS空间数据面元与线元不确定性的关系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): 65-68.
|
[14] |
胡鹏, 李圣权, 亢江妹.
空间数据问题与GIS发展的思考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9): 796-800.
|
[15] |
吴凡.
基于小波分析的线状特征数据无级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6): 488-491.
|
[16] |
朱庆, 陈松林, 黄铎.
关于空间数据质量标准的若干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0): 863-867.
|
[17] |
朱欣焰, 龚健雅, 黄俊韬, 熊汉江.
GeoStar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2): 122-126.
|
[18] |
詹庆明, 黄正东, 吴军.
空间OLE/ActiveX控件的生成与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3): 272-275.
|
[19] |
李霖.
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的特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7, 22(2): 107-110.
|
[20] |
张巍, 许云涛, 龚健雅.
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5, 20(1): 18-2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