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董箭, 彭认灿, 张立华, 汪志军.
利用滚动圆变换的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86-9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757
|
[2] |
吴军, 李伟, 彭智勇, 刘荣, 唐敏.
融合形态学灰度重建与三角网分层加密的LiDAR点云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1): 1298-1303.
|
[3] |
李飞, 周晓光.
分类后栅格数据矢量化中自交多边形处理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): 100-104.
|
[4] |
杨乃, 孔凡秋, 郭庆胜, 吕秀琴.
三维地形图中碎石区域表达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5): 569-572.
|
[5] |
董箭, 彭认灿, 陈轶, 李宁.
一种基于缓冲区边界相向逼近求交模型的曲线间中心线生成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9): 1120-1123.
|
[6] |
隋立春, 张熠斌, 张硕, 陈卫.
基于渐进三角网的机载LiDAR点云数据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0): 1159-1163.
|
[7] |
张俊峰, 费立凡, 黄丽娜, 刘一宁.
利用3D_DP和Quad_TIN的地形实时动态显示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346-350.
|
[8] |
王结臣, 沈定涛, 陈焱明, 李利番.
一种有效的复杂多边形裁剪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3): 369-372.
|
[9] |
杨乃, 郭庆胜, 沈大勇.
三维陡崖符号的自动建模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4): 411-414.
|
[10] |
谢顺平, 冯学智, 王结臣, 周立国.
一种基于优势属性存储的四叉树结构及其构建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663-666.
|
[11] |
朱鲲鹏, 武芳.
线要素化简算法的传递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0): 932-935.
|
[12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36-739.
|
[13] |
于雷易, 边馥苓, 万丰.
一种多边形交、并、差运算的有效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5): 615-618.
|
[14] |
齐华, 李德仁, 朱庆.
确定射线空间相邻关系的两个非角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5): 611-614.
|
[15] |
陈仁喜, 龙毅.
顾及三角形处理的TIN建立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5): 619-622.
|
[16] |
侯恩科, 吴立新.
面向地质建模的三维体元拓扑数据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67-472.
|
[17] |
葛咏, 潘正风, 邢细涛.
施工总图空间数据结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2): 178-182.
|
[18] |
边馥苓, 傅仲良, 胡自锋.
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三维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4): 294-298.
|
[19] |
汪孔政, 王解先.
GIS中曲线误差带模型的一种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42-144.
|
[20] |
朱庆, 陈楚江.
不规则三角网的快速建立及其动态更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3): 204-20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