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劲, 宋茂忠.
GPS软件接收机弱信号捕获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7): 846-849.
|
[2] |
张兴, 黄宁玉, 祝璐.
可信密码模块软件栈兼容方案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5): 618-621.
|
[3] |
田晋.
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): 113-116.
|
[4] |
崔秉良, 陈军, 杜道生.
软件复用的数化方法研究——以GIS应用领域软件工程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0): 912-915.
|
[5] |
李芳, 边馥苓.
基于元构件模型的GIS构件自动组装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0): 932-935.
|
[6] |
任福, 杜清运, 蔡忠亮.
区域电子地图工程设计模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01-304.
|
[7] |
赵秀怡, 熊庆文, 涂建光.
GIS应用数据库设计二阶分析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1): 100-104.
|
[8] |
程鹏飞, 李夕银, 张莉, 蔡燕辉.
全国公路网差分GPS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146-149.
|
[9] |
谢智颖, 李清泉, 彭军还.
面向对象的测量平差软件设计与网络化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5): 604-607.
|
[10] |
王冲, 李清泉, 陈珉.
基于J2ME开发平台的SVG应用组件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1): 86-89,99.
|
[11] |
李锐, 喻占武, 边学工.
ASP应用中COM组件开发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1): 74-80.
|
[12] |
陈能成, 龚健雅, 朱欣焰, 刘琳.
Web GIS组件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4): 387-390.
|
[13] |
熊汉江, 龚健雅.
基于三级客户机/服务器模式的GIS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2): 165-169.
|
[14] |
边馥苓, 王喜春.
GIS组件分类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3): 232-238.
|
[15] |
边学工, 胡瑞敏, 喻占武, 李德仁.
基于可执行对象模型的通信系统软件开发过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4): 368-373.
|
[16] |
王喜春, 边馥苓, 何勇.
域分析、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5): 437-442.
|
[17] |
樊红, 张祖勋, 张剑清.
一种适合GIS的软件工程开发模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3): 191-194.
|
[18] |
张保钢.
图形编辑软件的优化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2): 135-140.
|
[19] |
张文星, 王建国, 赵洪健.
微机通讯软件COMTQOL 1-2-3的开发和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2): 8-15.
|
[20] |
陈曼玲, 苏光奎, 李锦祥.
自动监视系统的软件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4): 92-9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