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春森, 张月莹, 郭丙轩, 任力.
密集光流法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2): 261-2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573
|
[2] |
郑茂腾, 熊小东, 朱俊锋, 鲁一慧, 刘薇, 邱焕斌.
一种基于带权A*搜索算法的正射影像镶嵌线网络优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11): 1650-165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080
|
[3] |
邓非, 李朋龙, 阚酉浔, 康俊华, 万方.
数字建筑模型整体投影真正射影像制作中的遮蔽检测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1): 97-10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60
|
[4] |
朱庆, 于杰, 杜志强, 张叶廷.
面向对象的真正射影像纠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757-760.
|
[5] |
程亮, 李满春, 龚健雅, 单杰.
LiDAR数据与正射影像结合的三维屋顶模型重建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2): 208-211,216.
|
[6] |
杨书成, 黄国满, 赵争.
一种利用影像模拟制作SAR立体模型的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1): 1325-1328.
|
[7] |
张剑清, 许彪, 孙明伟, 张勇.
利用三角网遮蔽检测进行真正射影像制作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326-329.
|
[8] |
孙杰, 马洪超, 钟良.
利用LiDAR点云的真正射影像遮蔽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8): 948-951.
|
[9] |
孙杰, 马洪超, 汤璇.
机载LiDAR正射影像镶嵌线智能优化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325-328.
|
[10] |
王潇, 江万寿, 谢俊峰.
一种新的真正射影像生成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0): 1250-1254.
|
[11] |
潘俊, 王密, 李德仁.
基于顾及重叠的面Voronoi图的接缝线网络生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18-521.
|
[12] |
张剑清, 孙明伟, 张祖勋.
基于蚁群算法的正射影像镶嵌线自动选择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675-678.
|
[13] |
黄国满, 岳昔娟, 赵争, 范洪冬.
基于多项式正射纠正模型的机载SAR影像区域网平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569-572.
|
[14] |
苏国中, 张剑清, 陈炳贵.
GIS知识引导的正射影像变化检测及更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8): 664-667.
|
[15] |
王密, 龚健雅, 李德仁.
大型无缝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3): 294-300.
|
[16] |
王密, 龚健雅, 李德仁.
大型遥感影像数据库的空间无缝数据组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5): 419-424.
|
[17] |
方涛, 李德仁, 龚健雅, 皮明红.
GeoImageDB多分辨率无缝影像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3): 189-193,281.
|
[18] |
李德仁, 龚健雅, 朱欣焰, 梁宜希.
我国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4): 297-303.
|
[19] |
张祖勋, 顾天襄, 胡志贵.
用SODAMS系统产生的DEM控制OR-1生产正射影象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6, 11(3): 20-29.
|
[20] |
肖应华, 甘信铮, 陈秀引, 王明远.
利用数字纠正制作正射影象地形图的试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3, 8(2): 57-7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