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腾, 张宝钢, 程晓, 张媛媛, 惠凤鸣, 赵天成, 秦为稼, 梁建宏, 杨元德, 刘旭颖, 李新情.
无人机在南极科学研究的应用:进展与展望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2, 47(5): 651-66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98
|
[2] |
赵祥鸿, 暴景阳, 欧阳永忠, 黄贤源, 黄辰虎, 陆秀平.
利用BP神经网络剔除多波束测深数据粗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9, 44(4): 518-52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336
|
[3] |
邸凯昌, 刘斌, 彭嫚, 辛鑫, 贾萌娜, 左维, 平劲松, 吴波, OBERSTJürgen.
利用多探测任务数据建立新一代月球全球控制网的方案与关键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12): 2099-210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85
|
[4] |
李田, 鲁寨军, 刘应龙, 刘东润.
利用摄影测量在线检测轨道车辆车体运行姿态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7): 1015-102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213
|
[5] |
龚健雅, 季顺平.
从摄影测量到计算机视觉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11): 1518-1522, 1615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83
|
[6] |
金绍华, 肖付民, 边刚, 王沫, 孙文川.
利用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角度响应曲线的底质特征参数提取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12): 1493-1498.
|
[7] |
郑顺义, 胡华亮, 黄荣永, 季铮.
电力线实时测距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6): 704-707.
|
[8] |
黄贤源, 隋立芬, 翟国君, 柴洪洲.
利用Bayes估计进行多波束测深异常数据探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2): 168-171.
|
[9] |
张剑清, 孙明伟, 郑顺义, 季铮.
基于轮廓约束的摄影测量法元青花瓶数字三维重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1): 7-10.
|
[10] |
赵建虎, 张红梅, JohnEHughesClarke, 王胜平.
多波束测量中换能器瞬时精密高程的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11): 983-986.
|
[11] |
张祖勋, 苏国中, 郑顺义, 张剑清.
OpenGL成像机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方位元素的相关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7): 570-574.
|
[12] |
赵建虎, 刘经南, 阳凡林.
多波束测深数据系统误差的削弱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5): 394-39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05
|
[13] |
阳凡林, 刘经南, 赵建虎.
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异常检测和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4, 29(1): 80-83.
|
[14] |
张煜, 张祖勋, 张剑清.
几何约束与影像分割相结合的快速半自动房屋提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3): 238-242.
|
[15] |
李德仁.
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1-6.
|
[16] |
朱庆, 李志林, 龚健雅, 眭海刚.
论我国“1: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更新与建库”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2): 129-133.
|
[17] |
王兴文, 李德仁.
射影空间中摄影测量基本几何关系式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9, 24(3): 224-229.
|
[18] |
单杰.
立体视觉的摄影测量理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8, 23(4): 377-382.
|
[19] |
单杰.
联合平差中大地测量观测值的数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8, 13(4): 105-111.
|
[20] |
王有年.
用于近景摄影测量的联合平差程序系统CAS-C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87, 12(2): 64-7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