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罗志才, 钟波, 周浩, 吴云龙.
利用卫星重力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10): 1713-172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20537
|
[2] |
王育红, 张合兵, 郭增长, 张连蓬.
基于矢量数据的LUCC广义转移矩阵自动挖掘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6): 851-85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60
|
[3] |
游为, 苏勇, 余彪, 谷延超, 范东明.
利用ERA-Interim数据计算GRACE大气去混频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6): 810-8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514
|
[4] |
陈佳, 胡波, 左小清, 乐阳.
利用手机定位数据的用户特征挖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6): 734-73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66
|
[5] |
李德仁, 姚远, 邵振峰.
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6): 631-64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35
|
[6] |
钟波, 罗志才, 周浩.
SST-HL模式下利用卫星均值加速度反演地球重力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02-906.
|
[7] |
孔令桥, 秦昆, 龙腾飞.
利用二型模糊聚类进行全球海表温度数据挖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2): 215-219.
|
[8] |
牛瑞卿, 韩舸.
利用数据挖掘的滑坡监测数据处理流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7): 869-872.
|
[9] |
钟波, 汪海洪, 罗志才, 宁津生.
ARMA滤波在加速度法反演地球重力场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95-1499.
|
[10] |
罗佳, 宁津生.
LEO星群探测地球重力场的性能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6): 636-638.
|
[11] |
宁津生, 钟波, 罗志才, 罗佳.
基于能量守恒的星间距离变率与地球重力场频谱关系的建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21-225.
|
[12] |
马荣华, 何增友.
从空间数据库中挖掘频繁邻近类别集的一种新算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2): 112-114.
|
[13] |
马荣华, 何增友.
从GIS数据库中挖掘空间离群点的一种高效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679-682.
|
[14] |
周旭华, 吴斌, 彭碧波, 许厚泽.
利用CHAMP科学轨道数据和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2): 172-175.
|
[15] |
王树良, 王新洲, 曾旭平, 史文中.
滑坡监测数据挖掘视角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7): 608-610,627.
|
[16] |
陈俊勇.
地球重力场、重力、重力梯度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5): 377-37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04.05.001
|
[17] |
罗佳, 宁津生.
地球重力场与KBR系统频谱关系的建立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951-954,1007.
|
[18] |
陶本藻.
地球重力场平差模型误差的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6): 668-670,709.
|
[19] |
宁津生.
跟踪世界发展动态致力地球重力场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471-474,486.
|
[20] |
罗志才.
利用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86-18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