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汤俊, 毛文飞.
多尺度ARMA残差修正模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探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6): 791-79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21
|
[2] |
周晓光, 赵肄江, 李光强, 张攀.
顾及信誉的众源时空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): 10-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378
|
[3] |
李志林, 王继成, 谭诗腾, 徐柱.
地理信息科学中尺度问题的30年研究现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12): 2233-224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03
|
[4] |
岳冲, 刘昌军, 王晓芳.
基于多尺度维度特征和SVM的高陡边坡点云数据分类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7): 882-88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35
|
[5] |
肖巍峰, 邓敏, 李朝奎.
三维点云多尺度等值线模型Morphing变换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957-96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07
|
[6] |
陈 静, 刘婷婷, 侯小波.
面向虚拟地球的多尺度矢量数据可视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9): 1195-1200.
doi: 10.13203/j .whu g is20130532
|
[7] |
刘晓慧, 吴信才, 罗显刚.
面向对象的地质灾害数据模型与时空过程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58-962.
|
[8] |
林雪原.
一种异步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融合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): 54-57.
|
[9] |
李宇, 王宏琦, 孙显.
利用多尺度语义模型的复杂图像目标自动提取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9): 1064-1067.
|
[10] |
林雪原, 刘磊.
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的多尺度分布式滤波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7): 823-826.
|
[11] |
程昌秀.
矢量数据多尺度空间索引方法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97-601.
|
[12] |
牛方曲, 甘国辉, 程昌秀, 祁铮.
矢量数据多尺度显示中的关键技术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869-872.
|
[13] |
龚龑, 舒宁.
二值马尔科夫模型和多波段遥感影像的多尺度纹理分割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21-24.
|
[14] |
蔡剑红, 李德仁.
多尺度下的不确定性空间方向锥形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8): 735-739.
|
[15] |
李清泉, 杨必胜, 郑年波.
时空一体化GIS-T数据模型与应用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1): 1034-1041.
|
[16] |
龚建华, 林珲.
面向地理环境主体GIS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04-708.
|
[17] |
尹章才, 李霖.
基于Petri网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8): 740-743.
|
[18] |
孟令奎, 赵春宇, 林志勇, 黄长青.
基于地理事件时变序列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202-207.
|
[19] |
徐志红, 边馥苓, 陈江平.
基于事件语义的时态GIS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3): 311-315.
|
[20] |
舒红, 陈军, 杜道生, 周勇前.
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7, 22(3): 229-23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