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李改肖, 吕程, 彭认灿, 董箭.
一种利用双侧凸包扩张模型的路径快速规划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1): 58-6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469
|
[2] |
徐丰, 牛继强, 林昊, 陈时雨, 张兵兵, 陈飞燕.
利用等距同构建立多尺度空间实体相似性度量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9): 1399-140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344
|
[3] |
汤青慧, 唐旭, 崔晓晖, 胡石元, 刘耀林.
基于动态通达网络模型的最优航程规划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4): 521-52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87
|
[4] |
李清泉, 胡波, 乐阳.
一种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805-808.
|
[5] |
孙伟伟, 刘春, 施蓓琦, 李巍岳.
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修复高光谱影像等距映射降维中遗失点的坐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5): 550-554.
|
[6] |
杨传勇, 胡海, 胡鹏, 曹枫.
欧氏障碍空间的最短路径问题解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2): 1495-1499.
|
[7] |
王伟, 漆炜, 陈能成, 杨国诚.
顾及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的城市基准地价以价定级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6): 747-751.
|
[8] |
鲁敏, 张金芳.
栅格地形的最优路径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): 59-63.
|
[9] |
张水舰, 李永树.
利用GA和GIS的动态路径诱导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2): 1476-1479.
|
[10] |
白轶多, 胡鹏, 夏兰芳, 郭峰林.
关于k次短路径问题的分析与求解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4): 492-494.
|
[11] |
呙维, 龚健雅, 朱欣焰.
一种基于层次拓扑模型的分布式最短路径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7): 864-868.
|
[12] |
樊雅婷, 杨建宇, 朱德海, 王彦集.
基于阈值的城镇土地定级距离衰减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3): 277-280.
|
[13] |
陈玉敏, 龚健雅, 史文中.
多级道路网的最优路径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): 70-73.
|
[14] |
郑年波, 李清泉, 徐敬海, 宋莺.
基于转向限制和延误的双向启发式最短路径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56-259.
|
[15] |
祝国瑞, 唐旭, 王平.
基于影响特征的点状定级因素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8): 736-739,751.
|
[16] |
翁敏, 毋河海, 杜清运, 蔡忠亮.
基于公交网络模型的最优出行路径选择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6): 500-506.
|
[17] |
苏康, 刘经南, 闫利.
基于GIS的无人飞行器路径规划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88-190,196.
|
[18] |
刘耀林, 范延平, 唐旭.
最短路径方法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6): 510-515,557.
|
[19] |
乐阳, 龚健雅.
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种高效率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3): 208-212.
|
[20] |
李武龙, 陈军.
线状障碍物的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生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8, 23(2): 132-136,15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