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唐炉亮, 杨雪, 靳晨, 刘章, 李清泉.
基于约束高斯混合模型的车道信息获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7, 42(3): 341-34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965
|
[2] |
栾学晨, 范红超, 杨必胜, 李秋萍.
城市道路网主干道提取的形态分析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3): 327-33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20078
|
[3] |
王伟, 占伟伟, 王超, 李彦.
一种利用模板的三维道路动态建模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9): 1092-1096.
|
[4] |
栾学晨, 杨必胜, 张云菲.
城市道路复杂网络结构化等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6): 728-732.
|
[5] |
朱庆, 李晓明, 张叶廷, 刘刚.
一种高效的三维GIS数据库引擎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1, 36(2): 127-132.
|
[6] |
李德仁, 王泉.
基于时空模糊本体的交通领域知识建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6): 631-635.
|
[7] |
管玉娟, 张利权, 陈春祥.
基于CO-CA的海岸带盐沼植被动态扩散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9, 34(6): 701-705.
|
[8] |
郭鹏, 陈晓玲.
GIS-T中时空动态分段及其对交通事件的表达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4): 422-425.
|
[9] |
林志勇, 孟令奎, 赵春宇.
基于多智能主体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体系结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4): 340-342.
|
[10] |
吴立新, 陈学习, 车德福, 徐磊.
一种基于GTP的地下真3D集成表达的实体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4): 331-335.
|
[11] |
李清泉, 杨必胜, 郑年波.
时空一体化GIS-T数据模型与应用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1): 1034-1041.
|
[12] |
孟令奎, 吴沉寒, 周新忠.
一种面向角色任务分解的网格三维GIS处理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0): 910-914.
|
[13] |
李清泉, 徐敬海, 郑年波, 曾喆.
基于功能的导航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3): 266-270.
|
[14] |
邓红艳, 武芳, 翟仁健, 刘薇薇.
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网综合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2): 164-167.
|
[15] |
眭海刚, 王娟, 张安民, 万大斌.
基于三维GIS的数字航道若干关键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6, 31(8): 713-715.
|
[16] |
田智慧, 胡鹏, 武舫, 熊伟.
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技术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4): 359-361.
|
[17] |
王伟, 杜道生, 熊汉江, 钟静.
输电线路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组织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11): 986-990.
|
[18] |
朱庆, 高玉荣, 危拥军, 黄铎.
GIS中三维模型的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3, 28(3): 283-287.
|
[19] |
王磊, 周云轩, 许惠平, 刘万崧.
中国大陆岩石GIS平台Geo Trans GIS的设计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3): 239-246.
|
[20] |
吴虹.
t-GIS与环境动力学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0, 25(1): 60-6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