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徐斌, 张艳.
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6): 866-8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95
|
[2] |
刘海燕, 庞小平.
利用GIS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南极考察站选址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2): 249-252+257.
|
[3] |
刘耀林, 任周桥, 吕晓男, 焦利民.
基于知识的选址决策支持系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49-152.
|
[4] |
李青元, 李洪省, 刘皓晨.
GIS符号库数据模型抽象及其交换格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565-568.
|
[5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一般曲线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85-89.
|
[6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36-739.
|
[7] |
龚建华, 林珲.
面向地理环境主体GIS初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04-708.
|
[8] |
高劲松, 关泽群.
基于遥感和GIS的选址策略研究与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9): 778-781.
|
[9] |
张雪松.
一种面向多应用的大比例地形图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2): 144-148.
|
[10] |
黄慧.
基于边-节点和原子属性的多比例尺GIS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2): 1067-1070.
|
[11] |
王新洲, 汤仲安, 陈志辉.
GIS中不规则样条拟合曲线的εm模型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58-62.
|
[12] |
汤仲安, 王新洲, 纪现华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误差模型建模机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968-972.
|
[13] |
孙振冰, 边馥苓.
风机微观选址数学规划问题在GIS上实现求解的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2): 120-122.
|
[14] |
王晏民, 李德仁, 龚健雅.
一种多比例尺GIS方案及其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58-462.
|
[15] |
童小华, 刘大杰, 龚健雅.
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82-187.
|
[16] |
王喜春, 边馥苓, 何勇.
域分析、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5): 437-442.
|
[17] |
张保钢, 朱凌, 朱光.
GIS中位置信息的通用数据质量模型及其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34-137,141.
|
[18] |
詹庆明, 周婕, 肖映辉.
用GIS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67-171.
|
[19] |
孟令奎, 边馥苓, 陈晓宁.
基于GIS的城市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361-365.
|
[20] |
李德仁, 彭美云, 张菊清.
GIS中线要素的定位不确定性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4): 283-28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