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张熙, 刘长建, 章繁, 吴庆, 胡小华.
四大GNSS广播星历精度评估与对比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2): 208-21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473
|
[2] |
刘路, 郭金运, 周茂盛, 鄢建国, 纪兵, 赵春梅.
GNSS广播星历轨道和钟差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7): 1122-1132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166
|
[3] |
匡开发, 王腾, 王峥, 周剑.
精密单点确定航空重力载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3): 299-303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654
|
[4] |
姚宜斌, 郭健健, 张豹, 胡羽丰.
湿延迟与可降水量转换系数的全球经验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45-5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585
|
[5] |
刘炎炎, 叶世榕, 江鹏, 黄志华, 陈昊, 杜仲进.
IGS事后精密星历产品不连续性分析及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0): 1174-1178.
|
[6] |
龚航, 刘增军, 彭竞, 王飞雪.
利用平滑广播星历的GNSS星载钟短稳评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7): 837-841.
|
[7] |
闫伟, 欧吉坤, 袁运斌, DagobertoSalazar.
利用广播星历和区域参考网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0): 1190-1193.
|
[8] |
邹友峰, 王勇, 闻德保, 苏幼坡.
利用不同气候类型的GPS可降水量比较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5): 573-576.
|
[9] |
李国平, 陈娇娜, 郝丽萍.
基于GPS-PWV的不同云系降水个例的综合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4): 384-388.
|
[10] |
徐韶光, 熊永良, 刘宁, 黄丁发.
利用地基GPS获取实时可降水量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4): 407-411.
|
[11] |
刘伟平, 郝金明.
一种新的IGS精密星历插值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1): 1320-1323.
|
[12] |
于胜杰, 柳林涛.
水汽加权平均温度回归公式的验证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6): 741-744.
|
[13] |
黄丁发, 周乐韬, 李成钢, 熊永良.
增强参考站网络RTK算法模型及其实验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1): 1344-1349.
|
[14] |
郭斐, 张小红, 李星星, 胡权.
GPS系列卫星广播星历轨道和钟的精度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5): 589-592.
|
[15] |
李超, 魏合理, 刘厚通, 周军.
整层大气水汽含量与地面水汽压相关性的统计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1): 1170-1173.
|
[16] |
黄观文, 张勤, 许国昌, 王利.
基于频谱分析的IGS精密星历卫星钟差精度分析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5): 496-499.
|
[17] |
李国平, 黄丁发, 刘碧全.
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遥感大气可降水量的初步试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2): 1086-1089.
|
[18] |
洪樱, 欧吉坤, 彭碧波.
GPS卫星精密星历和钟差三种内插方法的比较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6): 516-518.
|
[19] |
韩保民, 欧吉坤.
基于GPS非差观测值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09-412.
|
[20] |
葛茂荣, 刘经南.
GPS卫星精密星历的实时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1): 32-35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