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祝会忠, 路阳阳, 徐爱功, 李军.
长距离GPS/BDS双系统网络RTK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21, 46(2): 252-26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352
|
[2] |
曹海坤, 赵丽华, 张勤, 瞿伟, 聂建亮.
利用附加系统误差参数的升降轨InSAR-GPS数据融合方法建立三维形变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8, 43(9): 1362-1368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461
|
[3] |
丁士俊, 姜卫平.
线性半参数模型非参数假设检验理论和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4, 39(12): 1467-1471.
|
[4] |
魏二虎, 李广文, 畅柳, 曹起.
利用GPS观测数据研究高频地球自转参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3, 38(7): 818-821.
|
[5] |
戴吾蛟, 伍锡锈, 罗飞雪.
一种利用增广参数Kalman滤波的GPS多路径效应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4): 423-427.
|
[6] |
陈磊, 彭军还.
随机游动模型下系统误差补偿算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2, 37(5): 586-589.
|
[7] |
王劲, 宋茂忠.
GPS软件接收机弱信号捕获系统设计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7): 846-849.
|
[8] |
张守建, 李建成, 邹贤才.
GRACE卫星GPS数据系统误差分布及其对精密定轨的影响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11): 1331-1334.
|
[9] |
朱智勤, 吴玉宏, 羊远新.
GPS/INS组合系统中时间同步的模块化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7): 830-832.
|
[10] |
李博峰, 沈云中, 楼立志.
GPS中长基线观测值随机特性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10, 35(2): 176-180.
|
[11] |
徐锐, 黄丁发, 周乐韬, 李成钢.
一种改进的GPS随机模型建模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11): 1110-1113.
|
[12] |
张菊清, 杨元喜, 张亮.
地图数字化误差纠正的拟合推估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8, 33(5): 508-511.
|
[13] |
殷海涛, 黄丁发, 熊永良, 王贵文.
GPS信号对流层延迟改正新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5): 454-457.
|
[14] |
卢秀山, 王振杰, 欧吉坤.
单频GPS短基线快速定位中的少数历元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7, 32(12): 1147-1151.
|
[15] |
朱新慧, 孙付平, 秦勇.
组合GPS和VLBI数据建立板块运动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4-608.
|
[16] |
王振杰, 欧吉坤, 田爱奎.
改进的ARCE方法及其在单频GPS快速定位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6): 488-492.
|
[17] |
伍岳, 孟泱, 王泽民, 徐绍铨.
GPS现代化后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三频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5, 30(7): 601-603.
|
[18] |
孙海燕, 吴云.
半参数回归与模型精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2, 27(2): 172-174,207.
|
[19] |
姜卫平, 刘经南, 叶世榕.
GPS形变监测网基线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2001, 26(3): 196-199,238.
|
[20] |
王解先.
简便实用的GPS网平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● 信息科学版,
1996, 21(3): 273-276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