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祝会忠, 路阳阳, 徐爱功, 李军.
长距离GPS/BDS双系统网络RTK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2): 252-26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352
|
[2] |
高广, 马洪超, 张良.
利用合成算法从LiDAR数据提取屋顶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0): 1225-1230.
|
[3] |
张绍成, 郭际明, 孟祥广.
非差虚拟观测值的网络RTK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0): 1226-1230.
|
[4] |
齐珺, 暴景阳, 刘雁春.
利用RTK技术确定海道测量船质心位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9): 1048-1051.
|
[5] |
齐珺, 暴景阳, 周丰年, 冯金涛.
海道测量定位中心的升沉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10): 1169-1173.
|
[6] |
胡鹏, 白轶多, 胡海.
数字高程模型生成中的高程序同构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352-357.
|
[7] |
袁志勇, 尹乾, 冯仕堃, 胡君.
内窥镜图像实时动态流血合成与仿真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3): 317-320.
|
[8] |
高星伟, 陈锐志, 赵春梅.
网络RTK算法研究与实验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1): 1350-1353.
|
[9] |
王新洲, 舒海翅.
基于nu-SVR的网络RTK综合误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77-179.
|
[10] |
周乐韬, 黄丁发, 徐锐, 高淑照.
一种网络RTK新技术——增强参考站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1): 76-80.
|
[11] |
潘俊, 王密.
多尺度的DMC彩色合成影像辐射再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9): 800-803.
|
[12] |
李旭东.
用于人脸表情图像与动画合成的图像变形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9): 796-799.
|
[13] |
黄劲松, 刘峻宁, 刘成宝, 田辉.
GPS信号载噪比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5): 427-430.
|
[14] |
姚宜斌.
GPS轨道合成原理及其实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6): 510-514.
|
[15] |
赵建虎, 张红梅, JohnEHughesClarke, 王胜平.
多波束测量中换能器瞬时精密高程的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1): 983-986.
|
[16] |
王紫生, 边馥苓.
利用数据分解与合成法实现基于XML的空间数据转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3): 226-229.
|
[17] |
万晓霞, 易尧华.
全彩色遥感影像彩色合成效应的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2): 203-207.
|
[18] |
魏子卿.
高程现代化问题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5): 377-380.
|
[19] |
郑琳, 仲思东, 何对燕.
电荷耦合成像器件的调制传递函数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2): 176-182.
|
[20] |
顾天襄.
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影象平面加密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83, 8(2): 71-81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