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杜祯强, 柴洪洲, 潘宗鹏, 石明琛, 齐文龙.
针对消电离层组合FCB的非组合PPP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6): 913-91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272
|
[2] |
石波, 王云鹏, 李太恒.
基准站观测数据加密方法及其在差分GNSS后处理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5): 651-65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60339
|
[3] |
舒宝, 刘晖, 张晋升, 潘国富, 蒋军.
基于BDS/GPS组合定位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效果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7, 42(7): 989-994, 100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17
|
[4] |
何俊, 刘万科, 张小红.
北斗短基线三频实测数据单历元模糊度固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3): 361-365.
|
[5] |
刘炎炎, 叶世榕, 江鹏, 陈昊, 黄志华, 杜仲进.
基于北斗三频的短基线单历元模糊度固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2): 209-213.
|
[6] |
王成, 王解先, 段兵兵.
附有国际参考电离层约束的全球电离层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1): 1340-1346.
|
[7] |
刘炎炎, 叶世榕, 江鹏, 黄志华, 陈昊, 杜仲进.
IGS事后精密星历产品不连续性分析及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0): 1174-1178.
|
[8] |
张良, 吕汉峰, 吴杰.
无先验信息的改进目标函数单历元模糊度正确率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0): 1184-1188.
|
[9] |
刘经南, 邓辰龙, 唐卫明.
GNSS整周模糊度确认理论方法研究进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009-101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241
|
[10] |
匡翠林, 金蕾.
精密单点定位的高阶电离层误差改正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888-891.
|
[11] |
金涛勇, 胡敏章, 蒋涛, 张守建.
卫星测高资料的电离层延迟改正交叉检验与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6): 658-661.
|
[12] |
薛志宏, 楼益栋, 易文婷, 董洋洋.
一种适用于动态变形测量的双频模糊度实时解算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6): 683-687.
|
[13] |
吴继忠, 施闯, 方荣新.
TurboEdit单站GPS数据周跳探测方法的改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): 29-33.
|
[14] |
刘志平, 何秀凤, 郭广礼, 查剑锋.
GNSS模糊度降相关算法及其评价指标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3): 257-261.
|
[15] |
卢秀山, 王振杰, 欧吉坤.
单频GPS短基线快速定位中的少数历元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2): 1147-1151.
|
[16] |
罗孝文, 欧吉坤.
中长基线GPS网络RTK模糊度快速解算的一种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2): 156-159.
|
[17] |
阳仁贵, 欧吉坤, 袁运斌.
部分搜索法提高GPS相位模糊度解算的效率和成功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2): 160-163.
|
[18] |
何建华, 刘耀林.
基于模糊度的不确定地理目标的形式化描述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4): 341-344.
|
[19] |
伍岳, 孟泱, 王泽民, 徐绍铨.
GPS现代化后电离层折射误差高阶项的三频改正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7): 601-603.
|
[20] |
陈武, 胡丛玮, 陈永奇, 丁晓利.
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1, 26(6): 518-52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