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徐斌, 张艳.
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的GIS空间分析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9, 44(6): 866-87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70295
|
[2] |
张国芹, 朱长青, 李国重.
以误差椭圆长半轴表示带宽的线元位置不确定性ε_E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0, 35(4): 495-499.
|
[3] |
张国芹, 朱长青, 李国重.
基于ε_m模型的线元位置不确定性度量指标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4): 431-435.
|
[4] |
李青元, 李洪省, 刘皓晨.
GIS符号库数据模型抽象及其交换格式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6): 565-568.
|
[5] |
汤仲安, 史文中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的概率算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8): 736-739.
|
[6] |
王涛, 蔡晓斌, 陈晓玲, 吴玮.
基于RS/GIS技术与数值计算的库岸边坡稳定性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10): 917-920.
|
[7] |
朱长青, 张国芹, 王光霞.
GIS中三维空间直线的误差熵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5): 405-407.
|
[8] |
胡圣武, 王新洲, 潘正风, 陶本藻.
GIS中的模糊不确定性以及处理方法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5): 417-420.
|
[9] |
黄慧.
基于边-节点和原子属性的多比例尺GIS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2): 1067-1070.
|
[10] |
王新洲, 汤仲安, 陈志辉.
GIS中不规则样条拟合曲线的εm模型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): 58-62.
|
[11] |
汤仲安, 王新洲, 纪现华.
矢量GIS平面随机线元误差模型建模机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4, 29(11): 968-972.
|
[12] |
王晏民, 李德仁, 龚健雅.
一种多比例尺GIS方案及其数据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4): 458-462.
|
[13] |
童小华, 刘大杰, 龚健雅.
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2): 182-187.
|
[14] |
李大军, 龚健雅, 谢刚生, 杜道生.
GIS中线元的误差熵带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62-466.
|
[15] |
童小华, 史文中, 刘大杰.
GIS中数字化数据误差的分布检验与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1): 79-84.
|
[16] |
王喜春, 边馥苓, 何勇.
域分析、域模型在GIS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0, 25(5): 437-442.
|
[17] |
眭海刚, 朱庆, 龚健雅.
基于DEM及GIS的最佳位置的自动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38-141.
|
[18] |
张保钢, 朱凌, 朱光.
GIS中位置信息的通用数据质量模型及其质量控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9, 24(2): 134-137,141.
|
[19] |
孟令奎, 边馥苓, 陈晓宁.
基于GIS的城市雨水管网优化设计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361-365.
|
[20] |
李德仁, 彭美云, 张菊清.
GIS中线要素的定位不确定性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5, 20(4): 283-288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