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邓青云.
利用重力场研究水星盆地的地底结构及其演化特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2): 324-324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10684
|
[2] |
陈祎豪, 鄢建国, 李斐, 杨轩.
利用重力场模型MRO120D分析火星探测器的轨道演化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1, 46(6): 880-88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506
|
[3] |
胡超, 王潜心, 毛亚.
一种基于DOP值的GNSS超快速观测轨道精化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0, 45(1): 28-37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80310
|
[4] |
叶茂, 李斐, 鄢建国, 郝卫峰, 邵先远.
GRAIL月球重力场模型定轨性能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): 93-9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008
|
[5] |
昌胜骐, 黄勇, 李培佳, 胡小工.
利用不同月球重力场模型分析嫦娥三号定轨精度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6, 41(11): 1427-1432, 143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332
|
[6] |
苏勇, 范东明, 谷延超.
利用能量守恒法和GOCE卫星轨道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9): 1043-104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029
|
[7] |
黄强, 范东明, 游为.
联合GOCE轨道和梯度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12): 1482-1486.
|
[8] |
孙玉, 常晓涛, 郭金运, 柯宝贵.
SGM100i月球重力场特征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): 64-68.
|
[9] |
李永江, 艾力·玉苏甫, 张正禄, 艾力·伊沙木丁.
天线轨道变形精密测量与指向偏差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2): 176-180.
|
[10] |
黄强, 范东明, 游为.
利用GOCE卫星轨道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8): 907-910.
|
[11] |
钟振, 李斐, 鄢建国, 邵先远.
新近月球重力场模型的比较与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4): 390-393.
|
[12] |
钟波, 宁津生, 罗志才, 周浩.
联合GOCE卫星轨道和重力梯度数据严密求解重力场的模拟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10): 1215-1220.
|
[13] |
游为, 范东明, 贺全兵.
利用GOCE卫星轨道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294-297.
|
[14] |
刘广琼, 唐曦, 黄余明.
城市轨道交通示意图注记质量评价模型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6): 734-738.
|
[15] |
李晓杰, 杜兰, 黄金.
CEI对静止轨道共位卫星的轨道确定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5): 605-608.
|
[16] |
陈刘成.
地影模型对导航卫星轨道数值积分的影响及改进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5): 450-453.
|
[17] |
李斐, 鄢建国.
月球重力场的确定及构建我国自主月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案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7, 32(1): 6-10.
|
[18] |
周旭华, 吴斌, 彭碧波, 许厚泽.
利用CHAMP科学轨道数据和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2): 172-175.
|
[19] |
李陶, 刘经南, 廖明生.
重复轨道差分干涉测量参数模型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5, 30(8): 744-747.
|
[20] |
吴浩, 花向红, 王新洲, 周庆俊.
轨道交通中线测设统一数学模型的建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2, 27(5): 478-482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