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刘聪, 王正涛, 张华伟, 许智铭.
利用残差地形模型空域法精化局部地球重力场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3): 369-37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200079
|
[2] |
王逸宸, 柳林涛, 许厚泽.
利用卷积自编码器重建含噪重力数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22, 47(4): 543-550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90410
|
[3] |
马俊, 姜卫平, 周晓慧, 邓连生, 周伯烨.
联合小波和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分析中国IGS测站时间序列变化特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8, 43(4): 629-636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50731
|
[4] |
卢辰龙, 匡翠林, 易重海, 章浙涛.
奇异谱分析滤波法在消除GPS多路径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7): 924-931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30570
|
[5] |
贾剑钢, 栾威, 申文斌.
iGrav-007超导重力仪的性能分析及对球型自由振荡模态0Sm的检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5, 40(12): 1683-1689.
doi: 10.13203/j.whugis20140145
|
[6] |
王宇谱, 吕志平, 崔 阳, 吕 浩, 李林阳.
利用遗传小波神经网络预报导航卫星钟差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4, 39(7): 809-814.
|
[7] |
彭利峰, 姜卫平, 金涛勇, 赵倩.
利用最新GOCE重力场模型确定南极绕极流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11): 1266-1270.
|
[8] |
许闯, 罗志才, 林旭, 周波阳.
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的自动化预处理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3, 38(2): 157-161.
|
[9] |
吴富梅, 聂建亮, 何正斌.
利用预测残差和选权滤波构造的分类因子在GPS/INS组合导航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261-264.
|
[10] |
朱广彬, 李建成, 文汉江, 徐新禹.
极空白对三类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球谐分析解的影响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3): 290-293.
|
[11] |
陈国雄, 孙劲松, 刘天佑.
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的小波多尺度分解——以2008年汶川Ms8.0大地震为例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6): 679-682.
|
[12] |
王伟, 宁津生, 罗志才, 汪海洪.
利用小波变换分离俯冲带重力异常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2, 37(2): 187-190.
|
[13] |
赵建虎, 柯灏, 张红梅.
长期验潮站潮位观测误差的综合探测及修复方法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11, 36(12): 1490-1494.
|
[14] |
孙中苗, 翟振和.
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小波阈值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9, 34(10): 1222-1225.
|
[15] |
靳国旺, 韩晓丁, 贾博, 李豪.
InSAR干涉图的矢量分离式小波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8, 33(2): 132-135.
|
[16] |
伊廷华, 李宏男, 伊晓东, 王国新.
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与小波滤波的GPS监测误差分析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11): 995-998.
|
[17] |
张会战, 方剑, 张子占.
小波分析在重力界面反演中的应用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6, 31(3): 233-236.
|
[18] |
徐建桥, 孙和平, 吕纯操, 周江存.
南极地区的重力固体潮观测与研究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2003, 28(S1): 129-132.
|
[19] |
李军, 林宗坚.
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支集用于噪声图像低通滤波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6, 21(4): 366-370.
|
[20] |
李金文.
不同固体潮改正公式及国家重力网的统一
. 武汉大学学报 ( 信息科学版),
1992, 17(1): 51-56.
|